【PCT】裝備心得:Patagonia M10® 技術冰攀風雨衣

M10是Patagonia三層布防水系列商品裡最輕的全開拉鏈外套(涵蓋Gore-Tex和自家H2No布料),帶去PCT這件S號尺寸的實測重量是218.5公克。

使用15丹尼的H2No® Performance表布,與其它動輒使用30至50丹尼表布的硬殼風雨衣相比,M10具有相當輕量的優勢,重量是一般Gore-Tex雨衣的一半,一開始被設計為技術冰攀使用,但因為非常輕又耐用,所以也廣受長程徒步者的喜愛。

↑ 下雨天鬼才要拍照啦 XD 找了半天才一張GoPro自拍⋯⋯。


※ 稍微比較一下Patagonia幾件雨衣的數據:

Refugitive GTX  30D / 3 Layer / 425g
M10                  15D / 3 Layer / 218.5g
Torrentshell       50D / 2.5 Layer / 343g
Alpine Houdini   30D / 2.5 Layer / 201g

由此可見,使用了三層貼合的防水布料,為了降低重量而選擇使用較輕的15D表布,讓M10的重量與最輕的Alpine Houdini幾乎不相上下,性能表現卻有相當的提升(這當然反映在售價,美金定價差了兩百塊)



第一次摸到M10的感覺是,這實在不像一般的雨衣質感,因為他非常柔軟(但當然不是毛料的那種軟),沒有常見的塑膠尼龍質感,而且帶有些許的彈性(真的是一點點而已,但沒見過雨衣這樣做的),穿起來非常舒服,親膚感比傳統風雨衣好很多。

強烈建議到門市裡實際感受一下!

↑ 華盛頓州著名的Goat Rock山羊石荒野保護區裡的「刀刃之路」(The Knife Edge)。


既然是冰攀外套,配合使用者在岩壁上需要時常伸展的動作,M10的袖長跟下擺會稍微長一些,我個人偏好這樣的設計,大動作活動時雨水比較不會滲進衣服裡。

為了輕量,它也沒有腋下拉鏈和暖手口袋,只有胸前一個直式拉鏈口袋,這個口袋也同時是自體收納的位置,能把外套縮小到手掌大的體積。

這種收納方式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保護表布DWR防撥水塗層在背包裡和其他裝備摩擦,延長表面塗料的使用壽命。



↑ 收起來的樣子(原廠沒有附鉤環)。


↑ 華盛頓州「冰川峰」(Glacier Peak)遭遇暴風雪的隔天。不是流川楓喔。


↑ 在美國本土最高峰的惠特尼山頂(Mt. Whitney)海拔4418公尺,冷得要命⋯⋯。


魔鬼粘袖口、帽兜調整拉繩、下擺調整拉繩,脖子和領口有纖細的刷毛,簡簡單單的設計,表現得卻相當稱職,在華盛頓州連續好幾天淋雨的那陣子,即使健行了一整天,脫下外套厚,穿在裡面的中層內層依然包持乾爽。

※ 提供一個小訣竅,雨天健行時手不要常常舉高,減少雨衣從袖口進去的機會,另外要搭配圓盤帽,不要讓雨水滴進去領口,並注意所有拉鏈都有妥當地拉上。

↑ 相當值得紀念的加拿大終點照。

作為一件連續攜帶在身上160天的雨衣,Patagonia M10在重量和防護性取得相當優秀的平衡,即使在乾燥的美國西岸使用的時間並不很多,但只要需要它出動的時刻,沒有一次讓人失望,若要選出PCT之旅的Top 10裝備,M10實在當之無愧。

不過因為口袋只有一個,有時候雙手閒著時,還真不知道要插在哪邊....。

新款的M10似乎是聽到使用者的心聲了,決定在改款設計中加入兩個口袋,貼心地將位置提高,避免與腰帶位置重疊。

而由於多了兩道拉鏈跟口袋的重量,所以將原本表布的15D降低為12D,一增一減之下,重量比我穿的舊款稍微增加了一點,官方提供的數據是266公克(其實還是相當輕量啦)。

只是不曉得耐用度是否也會跟著降低?但至少從官方的影片看來,新款M10的彈性更好,穿起來應該會更舒服。(請看影片


↑ 這樣的彈性表現真的不多見,也是M10最讓我欣賞的特色。

↑ 這次在帽兜多了一個小勾環,和領口相扣後可將帽子往內收納。

↑ 變成這個樣子。非常精巧又不增加重量的好設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