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mon OUT Family:OUTline、OUTbound、OUTback,三種鞋款,三種戶外生活情境

這兩年Salomon推出一系列以「OUT」為名的系列商品,有別以往剛硬鮮明的產品外觀,OUT系列有更俐落、更輕便、更流行的造型,類似UI的扁平化設計(Flat Design)趨勢,將複雜的修飾刪去後,呈現風格簡約清爽的外觀。產品定位則面向更廣的視野,訴求都會與戶外的跨界結合。

今年Salomon的標語是「ANY PATH. YOUR WAY.」台灣代理商翻成中文「前徑無畏」,我覺得非常切題,意即眼前任何一條路徑都是你的道路!畢竟挑戰不只在野外也在日常,哪怕是去面試、去提案、去跑業務的路上,都能用面對高山的心情一個一個翻越過去。

所以問題不該是你「想去哪裡」?而是你「要去那裡」!





“OUT” FAMILY


台灣目前在架上的三款OUT系列鞋款,外型明顯與傳統健行鞋不同,拿掉Quicklace鬆緊鞋帶,鞋面多採無縫接合,同時讓Logo退居較不顯眼的位置,看起來非常清爽又乾淨,使用在平日穿搭也毫無違和之感。當然配色絕對是一大功臣,個人非常喜歡女款OUTBack 500的搭配。(註:上圖照片範例皆為女款)

三雙鞋各有三種定位,但有一個最大共通點是「輕」,重量輕,視覺感也輕。

OUTBack 500輕量重裝登山鞋,適合重裝和多日徒步的路線。
OUTLine輕量登山健行鞋,適合旅行、健行、登山等綜合路線。
OUTBound多功能戶外鞋,適合輕型路線。

我自己將「OUT」解讀為從一個情境中出走—— get out、go out ——暫時離開現況。

OUTBack 500 是「甩開束縛」,背起行囊走到野外,暫時登出緊繃的生活。
OUTLine 是「步離常軌」,往四處探索沒有走過的路徑。
OUTBound 是「跳脫疆界」,從日常快速移動到戶外玩樂。

從鞋底則可以看出更明顯的差異。右邊兩雙共用類似的鞋底,最左邊的OUTBack則有更大的顆粒、更深的刻痕,足弓處的支撐性也最好,採用與熱賣鞋款X Ultra接近的鞋底緩衝技術。


以上表格結合官方提供的數據和自己的感受,拉出來比較後便能一目瞭然三款的強項。

輕量化表現都是四顆星,符合OUT系列敏捷輕便的設定;而在穩定性防護性這兩個評比項目,OUTBack 500則毫無疑問是三雙之中最強壯的鞋款;至於透氣度,可以發現即使有很好的防護性和穩定度,OUTBack 500並沒有因此犧牲透氣度的表現。

其中鞋跟尖差(Heel-Toe Drop)這個數據一般較多用在跑鞋身上,代表鞋尖和鞋跟的高度差異。數字越小代表避震性越低,例如赤足鞋的跟尖差就是0mm,而避震性很好的鞋子會在10mm以上。當然,登山鞋一般不會用來跑步,所以可以將它視為足弓支撐性和緩衝性的參考指標。


三種情境、三種路況,分別穿上三種鞋款,Salomon OUT Family 像家庭的成員們,身上有相同的血液與DNA,卻各自擁有不同的長相與個性。所以這篇文章我想要天馬行空一點,試著揣摩每雙鞋和它們主人的個性與生活,同時也是我對OUT系列的情境側寫。

來吧!



OUTLine GTX 輕量登山健行鞋


情境側寫
「你熱愛旅行,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從事戶外活動可說是家常便飯,與其約朋友吃飯不如自己去山上玩耍,所以衣櫃裡已經沒有幾件棉質衣物了,鞋櫃裡的休閒鞋也因為太久沒穿而有些發黃。經過幾年的山岳經驗,知道自己的需求,也忠於自己的需求,心態更寬廣,想走的路線也不再拘泥既定的形式,能爬大山也能走小徑。所以你不是那種球打不好會怪球鞋的人,而是穿同一雙鞋走遍天涯海角的狠角色!」


功能特色
◼ Gore-Tex 防水。
◼ OrthoLite專業抗菌鞋墊,乾爽舒適、抑菌抗臭。
◼ 獨家ENERGY CELL中底,使用高緩衝吸震的EVA材質。
◼ 專利Contagrip橡膠大底,搭配OUT系列專屬的橡膠組合比例,以及5mm多向深齒刻痕。
◼ 鞋底延伸橡膠加上TPU貼膜鞋頭蓋,可以保護腳趾。
◼ 合成鞋面包覆性佳,軟硬適中,穿著感舒適,而且表現有耐磨的顆粒,也提升了保護性。

照片是呆呆穿的女款。


使用心得

前陣子走「山海圳國家綠道」派它出馬,在旅途第二天換上後連續走了五天,無論是什麼路況都走得很舒服。印象最深刻是旅程第六天的「烏山嶺東西口步道」,原本以為是輕輕鬆鬆的四公里,卻發現是連路徑都找不到的中級山路況,要找路、要砍草,還得忍受午後雷陣雨,搞得一身泥巴,既覺得狼狽又覺得爽快。我沒有想過OUTline能夠勝任這種爛路,然而它卻辦到了。

OUTline敏捷、靈活,像一雙跑鞋,卻擁有足以應付各種路況的抓地力和防護性。它是我第一個接觸的OUT家族成員,去年寫過一篇評測文,當時給它的評語是「在日常生活中,假如需要一雙好穿好搭的戶外鞋款,能兼顧足部保護、支撐的機能性,又可以保有簡單、時尚的穿搭性,Salomon OUTline GTX 是你可以考慮的一雙好鞋。」

一年多來持續地穿,是穿得最熟悉、最有心得的OUT鞋款。如果要了解更多一點,可以移駕到這篇文章去看看:Time to Play!Salomon OUTline GTX ® 登山鞋評測


產品實測
山海圳國家綠道的路況很多元,有公路、林道和崎嶇的山徑,同一雙鞋得在同一天應付各種狀況。除了第一天穿OUTBack,最後一天穿涼鞋騎單車,其他五天都穿著最熟悉的OUTLine。

照片是里佳部落的巨石板步道,很特別,原本是溪流的河道,因1996年賀伯颱風的肆虐,大雨和土石流在此地沖刷出長約700公尺,寬30公尺,傾斜坡度達15度的大岩壁。遠遠看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水泥廣場,視覺震撼度十足!

里美避難步道,全長只有1.6公里,距離不短,但高度落差有600公尺,所以幾乎全程都是這樣陡下的木階梯。還好背負重量不多,除了覺得有點厭世、大腿肌肉有些發抖以外沒什麼大礙,有點像去年穿OUTLine走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感覺,已經連走了好幾天,腳底板卻不會感到疲勞,代表鞋底的支撐性足夠,能夠應付長時間的行走,也可以在下坡時緩衝全身的重量。

走了五天,在曾文溪一路的看護下,我們終於有機會走近她的水域,在烈日下用身體感受清涼的溪水與瀑布。(照片中的下一秒已經跳進水裡啦!)



OUTBound GTX 多功能戶外鞋


情境側寫
「你是一位不安分的上班族,但身邊同事總是一身乏味的打扮,而且你也不能例外,於是想在身上搭配一件彰顯戶外精神的單品,最好是進得了廚房上得了廳堂。要選哪一件單品呢?對了,就是一雙鞋子,好看、好穿的鞋子。穿著它上班跑客戶、下班跑健身房,然後捨棄平常用UBIKE通勤的方式,臨時起意沿著陌生的巷弄走路回家。臨時有朋友相約去走走郊山,你想都不想就將腳套進OUTBound。」


功能特色
◼ Gore-Tex 防水
◼ OrthoLite專業抗菌鞋墊,乾爽舒適、抑菌抗臭
◼ 獨家ENERGY CELL中底,使用高緩衝吸震的EVA材質
◼ 專利Contagrip橡膠大底,搭配OUT系列專屬的橡膠組合比例,以及5mm多向深齒刻痕
◼ 鞋底延伸橡膠加上TPU貼膜鞋頭蓋,可以保護腳趾
◼ 鞋面非常柔軟卻韌性十足,可以說上半身是休閒鞋,下半身的鞋底卻是一雙健行鞋

*因為和OUTLine使用類似的鞋底,所以前幾項特色其實一樣,不同的只有鞋面。

照片是阿泰穿的男款。


使用心得
OUTBound的著用率僅次於OUTLine,基本上把它當作便鞋在穿,平常連鞋帶都不拆就直接塞進去,需要走路或運動的時候再紮緊重綁即可。出門逛街、吃東西、運動都穿它,也很常將它當作健身房的訓練鞋,能動能靜,我覺得是三雙之中最適合上班族穿的鞋款,即使下雨天通勤也不怕水(大雨另當別論)。

OUTBound的鞋身很軟,所以即使是標準楦頭也讓我的寬腳ㄚ 穿得非常舒適,然而卻也是因為這柔軟的鞋身讓腳趾的活動空間變大了,雙腳並沒有非常厚實的包覆感,下坡的時候常常覺得腳趾頭要滑到最前端了。所以雖然和OUTLine共用接近的鞋底,理應可以使用在相同的路徑上,我還是覺得OUTBound比較適合走在規劃好的路面,像是有鋪面或階梯的郊山,或是路況起伏不要太崎嶇的步道。

結論是,如果要把OUTBound當作登山鞋,肯定會覺得等級不夠;但如果和一般休閒鞋做比較,OUTBound能做的事情可更多了。


產品實測
OUTBound也是一雙很適合騎單車的鞋子。前陣子到花蓮南安參加與黑熊保育相關的志工活動, 特地帶折疊車過去,趁空檔在南安和池上附近的稻田騎車。

這棵樹叫「南安金城武樹」⋯⋯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附近的「天堂之路」。

YA!

路邊民宿的三花小貓,超級可愛,手掌張得好開喔!

東海岸。



OUTBack 500 GTX 輕量重裝登山鞋


情境側寫
「你可能才剛剛入門,或者已在山區走跳多年,這無所謂,總之你崇尚更無拘無束的戶外生活。所以每一次上山都希望能變得更輕一些,不只是背包裡的重量,也包含心裡的牽掛。然而斤斤計較每一公克不是你的風格,如同國外輕量玩家所言:go light, but not stupid light。輕量化不是為了走得更快,而是為了多看一些風景,不介意繞遠路,也不介意走錯路。」


功能特色
身為OUT家族最強壯耐操的成員,有必要多花一點篇幅介紹一下OUTBack 500GTX。以重量來說,官方提供的數據是單腳500公克(這是UK8.5尺寸的重量),比同級靴型鞋款平均輕了20%(一般皮靴至少600公克以上),這就是OUTBack 500命名的由來,直接把重量標示在產品名上也算是新鮮了!

除了Gore-Tex防水,照片中也可以看見鞋身中段有金屬D型環扣,方便調整鬆緊,也可用來牢牢固定鞋帶避免鬆脫。

鞋口特地在後腳處做了一塊柔軟的襯墊,布料質感很細緻,大大提升了穿著舒適度,是OUT系列獨有的設計。

鞋面材質很特別,竟然是常使用在背包上的Cordura(T420 Nylon 6.6 尼龍線紗),耐操、耐磨又防水,加上內襯的Gore-Tex布料,OUTBack 500因此具有很優異的防水效能。山海圳第二天在特富野幾乎全程淋雨,雙腳依然乾爽。(這材質的搭配真是神來一筆,好穿又好看)

鞋身在腳踝左右兩側各有一塊凸起的浮雕,除了美觀,增加的厚度也有保護腳踝的功用。

鞋頭TPU包覆,是OUT系列防護性最好的鞋頭。

Advanced Chassis中底,搭配ENERGY CELL EVA中底的緩衝減震系統,讓OUTBack即使輕量也依然保有很好的穩定性與支撐性。

Salomon獨家的Contagrip橡膠大底,前腳掌有不對稱鞋紋,兼具正向與側向的止滑能力,穿起來和X Ultra有非常接近的腳感,爬坡輕鬆,下坡的制動能力也很好。


使用心得
做為一個長時間穿著Salomon X Ultra鞋款的使用者,我對OUTBack 500會用比較不同的角度審視,也難免會做出比較。因為功能取向兩者非常接近,相差不多的鞋底和中底,代表具備同級的制動和緩衝,只是X Ultra 3 Mid甚至比OUTBack 500還要再輕一點,這難免會讓人有選擇困難。以下我用三點來比較兩者的差異好了。

1. 鞋面。OUTBack 500的Cordura鞋面比較軟,舒適性比較好;X Ultra 3 Mid的Sensefit鞋面較硬且厚實,包覆貼合的防護性比較好。
2. 內襯。OUTBack 500的內襯多鋪了一層細絨布,皮膚觸感比X Ultra 3 Mid更優。
3. 外型。主觀覺得OUTBack 500外型比較討喜,也是OUT系列的賣點,類似軍靴的沙色款十分符合目前的穿搭潮流!

呆呆在山海圳的七天行程整整穿了六天,以她對登山靴挑剔的程度,我原本以為她會對OUTBack 500投下反對票,因為她比我更死忠於X Ultra系列。結果出乎意料地,呆呆非常滿意OUTBack 500的表現。結論是,如果想要找一雙Salomon的輕量登山靴,又很在意外出的穿搭性,那OUTBack 500會是很好的選擇。


產品實測
山海圳的第一天從玉山登山口出發,當日的重點是麟趾山、鹿林山和鹿林前山,路況都非常好,步道整理得像郊山步道,OUTBack 500尚未發揮實力。

一直走到鹿林山莊要回到台18線公路時才在路上遇到一些坍方,鬆動的土石加上前一夜的降雨變得不是很好走。還好OUTBack 500鞋底很爭氣,沒有讓我們屁股著地。

第二天進入特富野古道,一早起床阿里山便是陰雨瀰漫的天氣,走進古道後不久開始下雨,過中間點後我們往部落的方向前進,在最後兩公里的下坡雨勢越來越大,木板也越來越溼滑。小心翼翼地走,注意踩點,結果依然安全過關,可喜可賀。

第六天,在前述寸步難行的「烏山嶺東西口步道」,呆呆也是穿著OUTBack 500安然度過。據她本人所說:「雖然很難走,全身濕搭搭,但是我感到非常愉悅!」

哈囉小貓咪。



男女鞋款一覽


男款



女款


*OUTLine GTX另有Mid中筒,男女款皆有。
*詳細款式、顏色與價格,請洽 Salomon Taiwan臉書專頁,或到 ISPO伊仕柏網站 購買。
*了解更多 Salomon Out Family 鞋款。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