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生還:自山難中獲救》(ドキュメント生還: 山岳遭難からの救出)


作 者: 羽根田治(Haneda Osamu)
譯 者:陳嫺若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2014/08/27

從極限狀況存活下來的登山者
告訴我們生死的界限在哪裡?


以下為本書書摘,取自網路介紹:

「這本書中記錄許多在山中遇險但得救生還的人們。他們並不是身手矯健的登山家,而是趁著工作之餘登山的一般愛山人、為了個人健康和喜好,將登山當作小嗜好的登山人。當他們遭受意外事故、落入無路可走的境地,在那種狀況下,他們想些什麼、怎麼行動?最後力竭而死的人與九死一生的人,差別在哪裡?能夠活著回來的人,是如何抓住了生機?

山難的發生,往往只在一瞬之間,不僅是登山新手,就連經驗豐富的山友,也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判斷,而使自己落入生死之境。本書寫下八個從山難中驚險生還的真實故事,不只是一本山難報導,更是面對死亡刻刻逼在眼前時的真實紀錄

作者認為,不論多小的山難事故,背後都必定有個故事存在,他將遇難者所說的事實寫成文字,沒有任何誇大的描述;也盼望本書收集的每件事故的教訓,能傳達到更多登山者的心中。

為了預防山難事故,列出科學數據、說明危險性、判斷及行動的是非,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業。但是,就算把這些知識都記在腦中,還是未必能引導人們正常判斷和行動。像是「在山中迷路千萬不能下溪谷」應該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實際上,一旦真的迷了路,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下溪谷。這就是人心不可思議之處。

一旦出乎意料的迷路受困時,登山的人會想些什麼、又怎麼行動?即使是錯誤的判斷、行動,都必定隱含著某些教訓。從內心檢視人們處在極限下的判斷或行動,絕對不是無意義的事。

當一個普通的登山者,身處在「遇難」這種極限狀況下,究竟該如何思考,如何行動才能存活下來?人想活下去的信念是如何驚人;人在極限狀態下發揮豁出去的精神,是如何的強大。

為了找到解答,作者採訪了八個案例的當事者,其中全體共同的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不亂走亂動,消耗體力,而是留在一個地方靜待救援,終於獲得平安生還。」是在山中遇難時的鐵則。

此外,在所有裝備中,最能在緊急時刻發揮真正價值的,應該是帳篷、火和瓦斯爐了。保護身體不受風雨、雪的侵襲,帳篷絕不可少。另外,若是有火和瓦斯爐,就能煮溫暖的熱食、取暖,也能升起煙霧向救難搜索隊打信號。最要緊的是,人只要有火就能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重新審視這八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教訓:
1.事前向家人、當地警局提交計畫書。
2.攜帶充分的裝備再挑戰。必備帳篷、火、瓦斯爐、行動糧食。
3.萬一真的遇難,冷靜等待救援前來。

這三點可以說是山上遇難而能生還的必要條件。」

*******************************************************************************************************

這本書是作者幾年來刊登在登山雜誌上的專欄結集而成,在決定出版後又回過頭去訪問當事人補齊資料。一篇篇故事雖然是架構在「新聞」的事實陳述,並加入當事人的口述,沒有煽情沒有狗血,讀起來輕鬆,心理卻不輕鬆。


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台灣與日本的山岳地形大致類似,但是日本因為位處北方緯度較高的位置,所以又比台灣多了更嚴苛的冰雪地形,不同於台灣80%以上都是健走的路線,日本多了許多需要冰攀技巧跟雪地知識的登山路線,因此登山者要面對的環境變化與困境雖然與台灣有所不同,但同樣身為業餘登山者的我們還是可以從這八個小故事獲得經驗與教訓。

每一個有經驗的登山者在經過幾年的磨練後,都會默默地在心裡準備一個隨時都有可能面對的危機時刻─「山難」。不管是自己成為受難者或是身旁的夥伴不幸遇難,平時就必須作好萬全準備,學習知識、購買求生工具,每一次上山都必須作好可能遭遇危險的準備,這樣在那個不得不面對的危機時刻到來之際,才能在冷靜思考後作出正確的判斷並活命。

對於這個「準備」必須嚴肅、謹慎,生活中看過太多不可思議的意外,不管是人為或天災,甚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在台灣最常遇到的山難就是迷途,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渴死、餓死、冷死或是冒險穿越叢林而摔死。一定要謹記幾個原則:

1. 不要下切溪谷,不要下切溪谷,不要下切溪谷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隨便Google一下都可以查到很高比例的山難發生是因為迷途後下切溪谷,專家告訴我們,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要走自以為是下山的路,這只會增加救援的困難。

2. 帶足裝備

頭燈:提供照明,如果迷路後摸黑是非常好的工具
打火機:取暖、生火、煮食
火柴:打火機失靈的備品
緊急露宿袋:或是求生毯也可以
行動糧:哪怕是一包糖果也可以救命
:沒有補充水分肌肉會抽筋,脫水會致死
保暖衣物:一件雨衣或是刷毛外套,如果被雨水淋濕恐怕會失溫,基本保護不可少

3. 申請入山證、告知行蹤

或許有人會嫌麻煩,但只要遇上一次就得不償失,所以還是乖乖告知朋友家人自己的上山下山時間,這樣如果失聯了,家人朋友可以立即提供救援有力資訊。



讀完發現,遇難後生存的登山者大致分成兩種:

1. 打死也不願意回去山難發生的地點,甚至永遠不再挑戰危險的高山
2. 興致勃勃想要重返事發地點,想要解開為什麼會遇難的疑惑,或是再次挑戰一樣的路線

很有趣的兩種心理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