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 Med Sahoro:全包式滑雪度假村的一天怎麼過?

過去時常納悶,像 Club Med 這種標榜「全包式假期體驗」的度假村( *意即住宿飲食和娛樂體驗都包含在一筆費用裡,僅少部分項目要額外支付),吃喝玩樂都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的度假方式會有趣嗎?對旅行時習慣保持移動的我來說,那情景有點難以想像。

所以出發到位在北海道的 Club Med Sahoro 滑雪度假村之前,我甚至打算從家裡帶兩本書過去「打發時間」。事後回顧,我想得太天真了。因為扣除前後兩天交通時間,整整三天,在飯店裡幾乎沒有一刻閒得下來,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鮮有趣的事情發生,完全打破過去對 Club Med 是專屬家庭度假場所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有一群要好的朋友,想找個地方好好瘋狂或者好好放鬆,Club Med Sahoro 葫蘆裡賣的藥或許可以解解你的癮頭。


06:07 am
日出的金黃色光芒映照在雪地上。


07:00 am

飛行加上舟車勞頓的疲憊,讓人想要賴在床上不動。但是窗外的景色好美,瞬間驅趕了睡意。這可是雪國啊,是去年許願一定要來過冬的地方。

很喜歡房間裡的設計與擺設,飯店當初翻新時以北海道原住民阿依努族慣用的圖騰為藍本,巧妙糅合民族色彩於和風現代建築裡,並融入雕刻、紡織、刺繡等傳統工藝。講究細節、平衡,精緻但不奢華,適合度假的氛圍而不過分強調感官刺激。

窗外就能看見一部分的雪道,夢幻的雪國風景近在眼前。

Club Med Sahoro 北海道度假村被譽為亞洲最佳旅遊地點之一,位於北海道十勝佐幌,周圍由壯麗的日高町山脈所環繞,雪場最高點海拔有1,030公尺,與飯店落差約有600公尺。雪道總長25公里,有7條黑色、 5條紅色、9條綠色等不同程度的路線。


08:20 am


在Daichi主餐廳裡取用豐盛的自助式早餐,為接下來一整天的活動注入能量。大片落地窗可看見環繞的室外雪景,外面那片空地就是等等要上滑雪課的戶外教室。


09:10 am
飯店大廳外就是一整片可供玩耍的平坦雪地,在十點開始的滑雪課程前,利用空檔在這邊堆雪人、打雪仗暖暖身。不時可見家長帶小朋友在附近散步,享受溫暖和煦的冬日陽光。

看見平整的雪地就想好好躺下,尤其是北海道傲人的細緻粉雪,像棉被一樣柔軟。


09:40 am
不打算在室外玩雪的話,可以到採光很好的室內溫水泳池游泳、泡水。

打一場水球!

從游泳池可走到室外的戶外加拿大浴,在冷冽的戶外雪地泡熱水並欣賞當前美景,是 Club Med Sahoro 獨有的設施,千萬不能錯過!

這場景讓我一直想到一部很愛的電影叫《扭轉時光機》(Hot Tub Time Machine),描述幾個死黨在滑雪度假村的溫水池裡,不小心打翻Red Bull,結果意外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的故事。電影很白爛,但修補過去遺憾的題裁一向百看不膩。


10:10 am

在此之前只有一次Snowborad的經驗,所以決定第一堂課報名Ski,實際體驗兩種滑雪方式後應該就能確定自己偏好的類型。抱著這樣的想法上了兩個小時的課程,從雪地走路、上坡,再從坡道上直線下滑、減速、煞車和轉彎。

Club Med Sahoro 的滑雪教練教學非常仔細,不同人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大部分來自歐洲,也有南美和俄羅斯,態度都非常親切也很有幽默感,學習過程沒有什麼壓力。


Ski比想像中有趣,而且動作優雅有氣質。但經過這次短暫的學習,也總算確定自己比較喜歡Snowborad了 :P

進出雪場的出入口,Club Med Sahoro 貼心陳列了一些飲料,有果汁、汽水和熱巧克力,讓沒有攜帶水瓶的人可以適時補充水分。

幼幼班和青少年班的教學在另一個專屬場地,和成人的戶外滑雪教室錯開。這個安排我覺得很不錯,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專業的工作人員照顧,自己就可以放心去度假了!聽說有小朋友來五天,離開時還抱著大哥哥大姊姊哭。

在 Club Med Sahoro 的滑雪課程費用已經內含,只有指定教練單一指導才會另外收費。每一天傍晚在餐廳門口會有工作人員協助報名隔天的課程,可以判斷自己的程度或詢問教練的意見選擇課程,從初階、中階到高階都有,一天有兩個梯次(上午和下午)。

基本上不會限制人數,到櫃台報名的用意應該是確認人數,好讓工作人員可以安排教練的數量,並預先設計教學內容。

記得先到滑雪部租用適合自己的裝備,工作人員會細心調整裝備並一一檢查後才會交給你。滑雪裝備包含雪靴、雪板、頭盔,以及身上穿的雪衣、雪褲是額外付費項目,不包含在度假村的費用裡。


隔天我們改玩Snowborad,出發前在餐廳外發現竟設有戶外BBQ攤位,有熱騰騰的肉料理燒烤,並提供雞尾酒、紅酒和各式無酒精飲料。在雪花翩翩飛舞的戶外吃烤肉是一個很特別的驚喜!不得不佩服Club Med的巧思,想盡辦法讓客人有各種新奇的體驗。

重新學習一種移動的方式。

一直清楚記得,小時候第一次不用輔助輪騎乘單車的情景。興奮地四處炫耀,高喊「騎兩輪的來囉!」當時養的小狗追著我跑,在家附近前前後後地繞呀繞,覺得這是全世界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那短短幾分鐘,有可能是大腦記憶庫裡,可回溯最久遠的快樂回憶。

學滑雪很像在學單車,只是到了這個年紀,要再重新學習一種移動的方式,不管是領悟力跟體力,都不再像兒時那麼容易了。不過即使第二次滑雪依然是各種摔,卻也確定自己喜歡這項運動了!尤其在雪道上,迎面而來的飛雪打在臉上時,冰涼又輕柔的觸感實在讓人難忘。


摔得四腳朝天的呆呆。



由於在初級雪道練習,所以很多Club Med的幼幼學員都在旁邊滑SKI,一個接一個滑S,很像一列毛毛蟲在前進。而且短短幾天而已,大家都已學得有模有樣,甚至還能跟著教練邊滑邊跳舞,畫面真的超級可愛(已融化)呆呆說好想變成小孩子去學滑雪,應該會學得很快樂吧?

帶小朋友出門旅遊是一件非常傷神的事情。但是Club Med裡的Mini Club,相當於度假村的托兒所,家長可以安心將小朋友交給工作人員,讓自己真正放鬆,享受度假的氛圍。

而且連小孩子的用餐時間與地點都和大人分開,餐廳裡幾乎聽不到吵鬧聲,也不會吃到一半突然有人在旁邊換尿布或是打小孩,耳根子超輕鬆!我不知道家庭旅遊的市場究竟有多大,但我知道有許多家長為了能暫時擺脫那些小鬼們,多少代價都願意付出。


12:23 pm

滑雪十分耗費體力,不知不覺已飢腸轆轆。午餐時間回到Daichi主餐廳,各式各樣精緻的美食已經準備就緒,就等你大快朵頤!


13:20 pm



吃得太飽?還是嫌不夠累呢?趁空檔打場桌球,或是到健身房運動一下,有瑜伽、有氧舞蹈等課程,再消耗一點卡路里,晚餐就能多吃一些北海道長腳蟹了!


14:00 pm


到滑雪部換上雪鞋,由嚮導帶領大家到雪地健行,短短一個小時可到雪場附近的小瀑布看看。*租借雪鞋費用另計,請記得穿防水的靴子。



終點就是這座小瀑布。雪地健行的難度非常低,距離短也沒什麼坡度,唯一要克服的大概只有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移動方式,沒有穿過雪鞋的人可以體驗看看。



一個小時走得不夠過癮,結束健行後一行人又走到附近的雪地玩雪。


15:35 pm

搭纜車到山上的纜車站看看海拔一千公尺的雪景。可惜,剛好遇上大雪,眼前一片迷茫。

還好有纜車站的駐犬「MOKO」,乖巧的她靜靜站在原地發呆,樣子又萌又可愛,就算看不到風景也無所謂了(再度融化)。

MOKO吸引大批高中生圍觀。

剛好巧遇來自大阪的成美高校,一大群青春洋溢的學生到北海道練習滑雪。好羨慕有這樣的戶外教學課程。

纜車站內有一實體比例的棕熊標本,可以站在旁邊比較一下尺寸。


16:07 pm

北海道緯度高,在冬天這個時節大概四點就天黑。餐廳已點亮溫暖的燈光,開始張羅晚餐。

四點天黑結束滑雪行程後,一行人習慣先到Wakka吧台喝一杯飲料,或是吃些下午茶點心,然後回到房間休息準備吃晚餐。

除了特定幾種高價威士忌以外,所有酒水免費,無酒精飲料也有。我最喜歡的是煮好的熱紅酒,香氣十足,在零下的雪國飲用實在享受!

HIBIKI威士忌屬額外付費項目。

乾杯!可以看到手上的手環,每位住戶都有一條,它是感應式的鑰匙,也是用來付費的電子錢包。(退房後才一次結帳)


17:12 pm

累了嗎?不累的話,這邊有壁球場和趣味性十足的互動投影攀岩。

壁球這運動看起來輕鬆簡單,實際上非常困難又極耗體力。因為壁球的彈性不高,所以每一次揮擊都得用盡力量,若是雙打,光要能練到一來一往回球就得花不少時間了。

隨時都被小朋友佔領的AR互動攀岩牆,好不容易有空檔可以玩當然不放過。

之前不曉得那些小鬼到底在瘋什麼,總是一場接一場地玩(有好幾種遊戲模式),玩到欲罷不能,讓家長得再三叮嚀得回房休息睡覺了。等到真的開始玩之後,馬上明白為什麼小孩子會對這遊戲如此風靡,我們幾個大人在裡頭足足耗了一個小時,玩得滿頭大汗仍不見疲態!


19:00 pm

最令人期待的晚餐時間到啦!

來自印尼的主廚Johnny,態度非常親切可愛,負責燒烤類的主餐,那幾天出餐的菜色有和牛、烤雞、烤羊,以及最特別的北海道烤鹿肉。Johnny會主動和每一個客人寒暄,從他臉上完全看不出來任何職業倦怠,打從心裡喜歡他自然散發的微笑。

最後一晚呆呆穿著Fuji Rock的衣服用餐,Johnny很興奮,說他來到日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Fuji Rock,只是工作太忙了,還沒有機會去實現這個夢想。道別的時候我和他握了手,感謝他這幾天的服務和美味的食物,希望有一天他能真的休假去Fuji Rock聽音樂!

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巧思。晚餐時段,餐廳門口會用心地擺飾陳列,將當晚的主餐用很華麗的方式呈現給大家看,每天觀察這些變化也是一種樂趣。

晚餐和G.O一起吃飯。

過去對 Club Med 的想像是:一座度假村,包吃、包住、包玩樂,整天都不需要踏出半步,在飯店周圍活動即可,很適合家庭旅遊,只是對好奇心旺盛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無趣,或許還需要帶幾本書去打發時間。但實際待了五天以後,對 Club Med 的看法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硬體上,該有的吃喝玩樂一樣不少,看過上面的照片應該就能明白。我想分享的,其實是在度假村工作的軟體,也就是工作人員,Club Med的制度稱他們為「G.O」,是「Gentle Organizer」的縮寫,每天穿梭在人群裡提供各種服務。要是沒有這群如靈魂般的G.O,Club Med 可能只會是一般的連鎖度假村。

想到一部2007年的喜劇片《七日之癢》,班史提勒最終在片尾時,放下在美國的生活,跑去經營一間位在墨西哥海邊的小商店,每天有藍天白雲沙灘為伴,成為他口中「永遠都在度假的人」。看完電影便對這個概念非常嚮往,幾年後有機會在墾丁打工換宿,短暫體驗了這樣的生活,服務房客的同時也和對方交朋友,聽他們說話,也說自己的心裡話。日子過得踏實愜意,舒服極了。所以看見這群活力十足的G.O,出現在各個角落維持度假村的運轉時,立刻聯想到當時的情景。


永遠都在度假的人。」(畫面翻攝自網路)

度假村裡的G.O來自世界各地,涵蓋各項工作,身兼多職讓他們練就一身才藝和取之不竭的能量。前一秒是櫃檯接待,下一秒可能立刻穿上秀服表演舞蹈或魔術;白天是滑雪教練,晚上則變身為時尚走秀的模特兒。這在一般飯店是看不到的情況,每個人都能樂在其中,死氣沈沈的工作態度在 Club Med 是不可能的存在。

Club Med 還有一樣特別的文化。按照規定,每一位G.O的午餐和晚餐,一定得和客人同桌吃飯。原本很擔心自己詞窮或害羞,但實際上和G.O共桌吃飯反而變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同語言、文化、國籍的人,在餐桌上悠閒地交流,即使詞不達意也不要緊,大多時候用笑容回應就已足夠。

當然,G.O群裡也有台灣人,一說話腔調就露餡,所以馬上打成一片,吃飯時很愛聚在一起閒聊。聽在異鄉工作的G.O們分享故事,一度還暗自評估自己是否也能勝任這樣的工作,因為擔任G.O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有熱情、有專長,度假村裡有滿滿的工作機會。

看他們從早忙到晚,白天工作,晚上跳舞,有時候也會懷疑:這樣的日子快樂嗎?熱情的笑容會是假裝的嗎?但是一回想自己過去在墾丁的生活,我便能確信這些熱誠都是發自內心。因為「分享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那是雙向的交流,騙不了人的。

晚餐時段的驚喜表演,從餐廳可以看見外面雪道,有一整排滑雪教練手舉紅色火炬入場,噱頭十足!


21:08 pm

晚餐後大夥移駕到劇院區,這裡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表演,歌舞秀、魔術、脫口秀、特技⋯⋯等等,而且所有表演全都由在 Club Med 工作的G.O所擔綱!

特別的是,這三張照片中間那位造型多變的女生不是一般的G.O,她可是這座度假村的村長本人,活力和體力都非常驚人,相當令人佩服!


21:45 pm

劇場的表演結束後,村長便會領著大夥移動到吧台,晚會的下半場由舞蹈接力,熱情的DJ和主持人會帶大家一起跳簡單的舞蹈,所有人包含G.O全都歡聚在一起,將白天還沒用完的精力全投注在熱汗淋漓的團舞上!

除了舞蹈,第三天晚上吧台剛好有個特別的調酒秀。工作人員會花兩三個小時在桌上排列幾百個玻璃杯,注入色彩鮮豔的果汁,然後在村長吆喝下以骨牌傾倒的方式,完成小杯子掉進大杯子的「深水炸彈秀」。整個過程大概一分鐘內結束!


See You Later!


熱情的工作人員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在巴士外揮舞Club Med的旗幟,向即將離去的熱情道別。「有空記得再回來喔!」

據說Club Med的顧客回頭率極高,許多人在短暫的假期裡已和G.O培養出感情,往後每年固定回到同一個地方,甚至追隨熟悉的G.O轉移至另一個度假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位G.O習慣在結束談話時,用中文或英文來一句:「See you later,待會兒見!」剛開始聽很不習慣,心裡總納悶:我等一下是有跟你約見面嗎?是不是約好了我卻忘記啊?哎呀⋯⋯好失禮啊。

後來才發現,在 Club Med 裡面是不說再見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待會兒見(See You Later)。知道真相後大笑了好久,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但同時也認為這句話其實很有意境。

與「再見」相比,「待會兒見」的語氣顯得更迫不及待、更具想像空間,也更有人情味,縱使知道下次再見可能很久,也可能永遠不會,但這簡單一句 See You Later 所勾引的情感與回憶讓人更念念不忘。

飛機即將離開北海道領空,雪國的景緻令人興奮。白雪的魅力是化繁為簡,將所有事物同化為單一的顏色,整齊又純淨。

短短五天收穫很多,感謝 Club Med Sahoro 帶給我們一個很特別的假期。度假是一種心境,無論何時何地,給自己一段空窗時間好好享受吧!


最後,請欣賞我們在Club Med Sahoro拍攝的影片 :)

(影片拍攝與製作:Dennis Kao Photography




追蹤FB:TaiTai Live Wild
追蹤IG:@taitai.live.wil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