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røna 老人頭:一套每天都能穿的戶外服飾


在台灣被暱稱為「老人頭」的挪威品牌「Norrøna」,其實商標上那顆人頭是一個維京人的側臉,年齡不見得很老,但這品牌從1929年成立以來已歷經90個年頭,再過10年也將邁入百年品牌的行列,算一算也夠老了。

但Norrøna的商品並未顯露老態,反而以鮮豔搶眼的配色著名,同時擁有北歐產品一概的摩登氣質。若是把商標拿掉,你依然可以辨認出Norrøna獨特的基因;在山上它很搶眼,但若穿在日常生活裡也毫無違和。呆呆說不知道為什麼,Norrøna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認同感,一種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某人也穿老人頭的話,會情不自禁想跟對方交朋友的感覺(但目前這樣的朋友還不多就是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Norrøna提供的品質保證,在數款商品歷經多時的驗證後,沒有一件單品讓人感到失望。幾年過去,慢慢累積不同款式的單品(最長5年,最短也有1年的使用時間),除了上山穿、出遊穿,平日也穿。真心喜歡,也非常認同品牌的環保理念,在認識商品之前,不妨先看看Norrøna的品牌故事。



Norrøna品牌故事

1929年,也就是挪威國寶探險家阿蒙森逝世的隔年,創始人Jørgen Jørgensen,成立了J.J Norrøna體育及皮革工廠,主要製造戶外配件,也生產少量服飾。若仔細觀察1929年的LOGO,維京人斗篷和雪橇上的「JJ」其實就是創辦人的名字縮寫。

目前使用的簡潔LOGO自2005年開始啟用,在此之前的LOGO竟然是這麼古典又好看的設計。

至於為什麼會使用維京人滑雪橇這個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構圖呢?維京人站在海盜船上的形象不是更具代表性嗎?其實這得從數百年前在挪威發生的一次政治事件說起。

西元1206年的挪威內戰期間,保皇派「樺木腿黨」(Birkebein Party,因為這個叛亂黨非常貧困,只能使用樺樹皮製成靴子而得名)的兩位維京戰士以滑雪橇的方式,穿越險峻的山脈和森林,經過漫長而危險的跋涉,終於將不到兩歲大的王位繼承人移動至安全的地方(難道是挪威趙子龍?)上面這幅畫就是挪威藝術家Knud Bergslien在1869年繪成的示意圖,也是Norrøna商標最初的靈感來源。

為了紀念這個事件,挪威從1932年開始舉辦名為「Birkebeinerrennet」的越野滑雪競賽,每年有16,000人參加,背負至少3.5公斤象徵一個嬰兒重量的裝備,完成全長54公里的競賽。有趣的是,北美最大的越野滑雪競賽「American Birkebeiner」也沿用了「Birkebeiner」這個挪威字。事實上,雙板滑雪的「ski」便是源自於挪威古語的「skith」,意為「雪鞋」。

冷知識時間結束,回到正題。

Norrøna並不是北歐歷史最悠久,卻可說是當地最具前瞻性的品牌之一。他們在1972年發表全世界第一頂隧道帳,1977年把Gore-Tex布料引進歐洲並開發出第一件GTX防水外套(GORE公司在1976年才接到第一筆商業訂單,等於是甫推出這新科技布料後,北歐這位維京海盜便迫不及待地大膽搶先使用);1979年制定了背包的標準製程,1980推出配有背負系統的登山背包,被認為是多年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背包新設計。可以說在整個80年代,Norrøna引領著北歐戶外產品技術的推進。

看看Norrøna在1977至1994年間推出的外套產品照,這些外套就像古董跑車一樣,在30年後的現在綻放出老品的光輝。


自創辦以來,品牌皆由Jørgensen家族掌握,一直到現在的第四代,Norrøna依然以家族企業的經營手法,維持創新、高端且富有北歐時尚質感的路線,讓旗下產品擁有一股濃濃的特色與氣質。


而且第四代的經營者名字也叫Jørgen Jørgensen,跟他曾祖父同名。品牌跨入千禧世代由他在2005年接班後,為了因應發展日益豐富多元的戶外活動,Norrøna在精進登山、滑雪的產品以外,也持續擴展都市、生活、單車和軍事與滑雪範疇的商品線。

這是2005年沿用至今的LOGO,可以發現化繁為簡的商標上仍有當時「JJ」的輪廓(維京人飆揚的髮尾),暗示滑雪產品仍是Norrøna重要的核心。

目前Norrøna品牌擁有這麼多商品線,可以說涵蓋了城市與戶外生活的各項領域。而我想從初次邂逅的Svalbard開始介紹,這也是我們對Norrøna懷抱最多情感的一個系列。



svalbard:經典復古系列

斯瓦巴群島位於北極圈內,是挪威國土範圍的極北之地,總面積是台灣的1.7倍大,人口卻只有3,000人左右,數量竟然比在境內活動的5,000頭北極熊還少⋯⋯16世紀荷蘭航海家將之命名為「Svalbard」,意思是「寒冷的海岸」(因此地名也翻譯為「冷岸群島」)。

那邊究竟有多冷?斯瓦巴群島夏季高溫攝氏6度,冬季低溫攝氏零下16度,境內除了冰川和荒地外,只有10%的植物覆蓋。如此嚴峻的生活條件,讓我們可以稍微想像當地居民的生活型態:不需要走很遠、不需要爬很高,你所置身的每一處角落都是廣義的「戶外」

這代表所使用的工具、裝備,還有身上的衣著,都必須全年無休地和外在環境應對,這和一般都市人認知的Urban Outdoor不大相同,因為每天都在Outdoor了呀。這大概是Norrøna經典復古系列命名為「Svalbard」的原因:要務實、耐用,而且具備每天穿也看不膩的經典外型


Svalbard Cotton Anorak 罩衫外套
第一件購買的Norrøna商品是經典的Svalbard Cotton Anorak半開襟外套。當時2014年,和還在約會的呆呆在東京的戶外用品店看見一件紅色外套,布料厚實,摸起來的質感很棒,剪裁、細節的處理也很好,而且是最愛的Anorak復古款式,並且莫名喜歡它的LOGO。

所以雖然是一個沒看過的北歐品牌,而且定價快要三萬日幣有些超出預算,幾番考慮,在店裡來來回回好幾趟之後,最後依然以生日禮物的名義把它帶到櫃檯結帳(明明生日已經過了啊,很明顯是在找藉口)。

當時我對戶外服飾的態度是「非尼龍不可」,因為純棉製品或棉混紡衣料總給我一種不太可靠的刻板印象,也不會是我花錢掏腰包的選項,所以購買這件外套的過程一直讓我印象異常深刻,某方面來說算是一把鑰匙,開啟我用更彈性的思維去檢視戶外衣著的使用。

現在想想,棉質、麻質、帆布這些材質,在舊時代不也是當時最具機能性的布料嗎?看看照片這位大叔身上的打扮、配色,還有衣服舊化的質感以及身處的環境背景,不需要太多言語就能抓到Norrona svalbard想要傳遞的品牌精神。

我認為Svalbard Cotton Anorak只是另一件試圖喚醒這些記憶的服飾之一,畢竟機能布料確實無法呈現某些材質的溫度,譬如皮件反覆使用的斑駁質感,或是近年在歐美越來越火熱的「Bushcraft」野地復古風格:年輕人穿上舊棉布的大衣,扛著外架式傳統背包,以一把刀、一把斧頭和一張帆布等基本工具,追求從文明世界返璞歸真到大自然的野地生活。

照片中的服飾與配件便具備很基本的Bushcraft風格(棉料、皮件、木作與鑄鐵餐具),我個人將它解讀為看似與輕量化背道而馳,但兩者其實有很接近的本質,皆意在追求「極簡主義」(minimalists)的生活方式。

但即使是傳統的棉料,Svalbard Cotton Anorak的布料選用還是注入許多新世代的巧思。這件紅色外套是2014年的舊款了,外觀和新款有些不同,不過材質都是使用75%混和純淨的有機棉花與25%回收聚酯纖維製成,而且表面有PFC-free防潑水處理。可以保暖、防風,尤其有機棉的透氣度很高,非常適合用在輕鬆的單日健行。

除了平日穿或上山穿,我最喜歡使用這件外套的場合其實還是露營。在微涼的山區很需要保暖防風,像Anorak這樣寬鬆、休閒,且有許多口袋的外套再適合不過了。

呆呆的Anorak是新款,增加了單邊下擺的拉鍊,穿脫更方便。寬鬆的版型則是呆呆的最愛(這是女款S尺寸,女版另有腰部的束繩,拉緊後會有腰身)

今年五月在日本富士市的Fuji & Sun音樂祭,在日夜溫差很大的富士山腳,太陽下山後很適合穿這件罩衫。

DJ BBQ⋯⋯

除了在戶外或山區,也可以在天冷時穿著逛街,如果有戴手套,可以整隻手都塞進肚子的大口袋,秋冬季節或冷一點的地區都非常實用。

用官方照片可以看清楚一點。除了左右相通的兩個暖手口袋,還有一個在肚子的袋鼠口袋,掀開上蓋後有道拉鍊,逛街時很適合在裡面放手機、錢包等貴重物品;露營時就放打火機或隨身的工具。

右邊這件是Norrøna曾經推出的限量版「Amundsen Anorak」,一件以挪威人阿蒙森(第一位率隊抵達南極點的人)為名的罩衫外套。左邊是他在北極拍下的照片,事實上,Anorak這種外套的設計靈感源自在北極圈生活的因紐特人(相關歷史資訊請看這篇文章)。相信若是對軍事風、野地風深深著迷的人,肯定不會錯過擁有一件Anorak外套(記得要反覆穿反覆洗,才能創造迷人的洗舊質感)

題外話。最近從Netflix看了一部法國電影《前往格陵蘭》,敘述兩位失業青年在格陵蘭生活的故事。劇情平淡卻意喻深遠,而且竟在一場拉雪橇狗的競賽場景中,赫然發現男主角的父親身上也是穿著Norrona的Svalbard Cotton Anorak。

而且似乎是跟我同期的舊版外套呢。


Svalbard Wool T-Shirt 上衣
這件是svalbard wool 短袖排汗衣,使用47%美麗諾羊毛混紡加上53%聚酯纖維,混合了兩種布料的特點,有羊毛的抗臭、控溫功能,同時有聚酯纖維耐用、彈性的特點。很適合長天數旅行、健行使用。

這件衣服還有個很有趣的小功能。掀開右下角的衣襬,可以看見內側縫有一塊質料纖細的擦拭布,可以拿來擦眼鏡或是應急時擦鏡頭,超級實用!想想看,有多少次抓起排汗衣要擦眼鏡,結果越擦越模糊?所以對眼鏡族或是攝影人來說,這個小設計實在太貼心了。

我們時常穿著這件上衣到處走,登山、騎車、跑步都用得上,算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件底層衣,然而他看起來又沒有一般Baselayer外觀的機能感,所以長途旅行會帶著它出門,可以穿好幾天不洗也不會臭。順道一提,這件衣服已經穿洗N次了,至今仍未起毛球!(而且我們是很偷懶地直接丟洗衣機⋯⋯)


Svalbard Light Cotton Shorts 短褲

和Cotton Anorak一樣,這件Svalbard Light Cotton 短褲也是使用有機棉和回收纖維製成,版型穿起來很舒適,布料也很親膚,輕量、快乾、透氣,還有紫外線防護UPF 30+。雖然外觀看起來非常普通,卻是一件會想要常常穿出門的短褲。

但或許有人會想到,等等,北歐那麼冷,會穿短褲出門?在此必須說個小故事。今年在南美阿根廷健行時,在路上遇到一隊來自挪威的年輕人(為什麼我會知道來自挪威?因為他們身上穿著Norrona呀)。當時秋天,天冷,但這群傢伙竟然在雪地打赤膊健行,你就知道不能用亞熱帶的標準去檢視北歐人的衣著思維了。

我們最常穿著它去騎單車,褲管開口尺寸剛剛好,不會妨礙騎行。


Svalbard Heavy Duty Pants 長褲

身上這件褲子也是svalbard系列,叫做Heavy Duty Pants,很適合與同系列外套做搭配。以百分之百尼龍製成,布料克數非常紮實,耐磨、硬挺、防風透氣度都很好,適用任何戶外活動。

Heavy Duty Pants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具備一切登山長褲/工作褲該有的功能,立體剪裁、膝蓋加強耐磨處理、大腿兩側拉鍊通風口(還補一塊網狀布,拉鍊全開露大腿也不會害羞)、魔鬼氈彈性調整腰帶、褲腳鞋帶鉤和縮口鬆緊調整、小腿褲管拉鍊,而且擁有六個置物口袋。

不管怎麼搭都很好看 :)



fjørå:越野單車系列

fjørå也是一個地名,位處距離首都奧斯陸不遠的西海岸,當地有壯觀的海岸線和連接山海的越野單車路線。因此在Norrøna的產品線分類中,fjørå屬於專業的越野單車系列,商品會針對騎士做出對應的貼心設計。

以地區或山岳名稱為產品「單品」命名是很常見的事情,例如某雙鞋是某座山峰,某顆背包是某個國家公園。但以單一地名為整個產品線的名稱,算是Norrøna的一大特色。比方說,城市生活系列的名稱就是「Oslo 奧斯陸」,挪威的首都。

但我常在想,要是有個國產品牌決定以這個邏輯為商品命名,都會系列叫做「台北」,越野單車系列叫「桶後」,水上運動系列叫「墾丁」,重裝登山系列叫「聖稜」,攀登系列叫「龍洞」。大家會接受嗎?XD


fjora equaliser 短袖排汗衣


fjørå系列服飾的後下擺會長一點,符合前傾騎姿而不讓腰內肉跑出來;剪裁更合身,可以減少風阻、增加排汗效能。

因為很好穿,所以呆呆很常穿,在家穿、騎車穿,就連健行也穿!

智利的百內塔(可以看見後下擺真的比較長,很明顯的車衣設定)

男款則是顏色對調的配色。(這不是在耍帥,是要跟呆呆拿相機的pose)

同時身上這件trollveggen warm/wool1保暖連帽外套也是我們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的一件單品。用到三次「非常」,就知道有多令人愛不釋手了。



trollveggen:高山攀登系列

trollveggen有人將它翻成「巨魔牆」,位在挪威西海岸,是以片麻岩為主的鋸齒狀岩壁,也是歐洲最高的垂直岩壁,高低點落差有1100公尺,和台北最高峰的七星山差不多高。因此由名稱不難看出trollveggen歸納在高山攀登系列的緣故。

而由於trollveggen系列訴求在極限、嚴苛的冰雪環境中使用,因此自2009年以來,挪威國家山域搜救隊便一直使用由Norrøna贊助的trollveggen服飾。


trollveggen warm/wool1 連帽保暖外套

當然我們暫時跟冰攀沾不上邊,不過這件輕薄的連帽外套可說是一件萬用百搭的單品,適合使用在各種環境。由七成聚酯纖維和三成羊毛混織而成,擁有羊毛優異的控溫、抗臭,也有聚酯纖維耐磨、彈性、排汗的功能。

它可以當作微涼時的小外套,在春夏季節使用;合身的剪裁則可在秋冬時充當第二件中層,舒適又親膚,可以一直穿著不用脫(也不會臭)。



拉鍊開口很高,大約在下巴的位置,可抵禦寒風,熱的時候鬆開即可;袖口有拇指穿環,天冷時可增加手掌保暖度。因應攀登需求沒有兩側口袋,但保留左胸一個小的拉鍊口袋。從外觀看來非常樸實,但如果把帽子戴上你會發現這外套的實用度和舒適度超乎想像。

帽子的包覆性非常好,材質也很舒服,戴上去之後保暖又透氣,而且彈性很好不影響脖子的轉動,我們常常用來取代行進間的保暖帽。例如初秋的大霸群峰,當時就以薄底層加一件warm/wool1做基本防護(並視情況加穿外衣),這也是避免單穿一件厚底層可能會過熱的穿法,提供登山者更彈性更多層次的使用。

結束大鹿林道後的四公里爬坡,雖然一直在飆汗,但因為溫度一直下降,擔心受寒感冒,所以和呆呆都趕緊穿上warm/wool1。通常在重裝爬坡時這種外套根本穿不住,但因為它透氣、保暖又快速排汗,而且輕薄不佔收納空間,不只是在高活動量的山區,warm/wool1也是我們每一趟出門旅行都會優先考慮攜帶的單品。

如果想找一件機能性很強的Norrøna登山服飾入門,我會相當推薦這一件外套。



falketind:登山健行系列

falketind是Norrøna的登山健行系列,通用於各種環境、各種季節。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不知道從何下手的話,先從falketind開始吧。


falketind warm1 刷毛保暖外套
這件刷毛外套已經穿超過四年,但因為因為硬碟損毀,找不到更早的使用圖,翻了好久總算從部落格找到一張當時爬武法奈尾山的照片。

當初會購買這件外套,是因為先有了Svalbard Cotton Anorak那件紅色罩衫的好印象,所以在台灣還沒有代理商的時候特地從國外網購回來穿(現在可以直接在台灣買,方便多了)。除了秋冬上山穿,falketind warm1也是我在寒流時非常依賴的居家服,在家裡冷得直發抖的時候,我只想把這件又軟又舒服又保暖的刷毛穿在身上,所以如果近看的話,其實它是我沾滿最多貓毛的一件外套(貓奴的宿命)。

從官方圖來看比較明顯,falketind warm1主體使用回收材質製作的 Polartec® Classic Micro 刷毛,保暖、快乾;兩側腋下使用四向彈性的 Polartec® Power Stretch® 布料,增加衣服的合身度與延展性,也讓容易出汗的部位有更好的透氣度。

最近又穿著它去走郡大山,前一夜夜宿林道時當作厚底層,清早起登時當作行進間的保暖中層,一直過了望鄉山從箭竹林鑽出後受到陽光曝曬變熱後才脫掉。它的功能其實和trollveggen warm/wool1有些接近,但是版型較寬鬆、沒有連帽,布料也比較厚,適合更冷一點的環境。



bitihorn:超輕量健行系列

Bitihorn是挪威尤通黑門山脈(Jotunheimen)最南端的一座山峰,海拔1,607公尺,起登後約90分鐘可以抵達,受到許多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的喜愛。而原意為「巨人國度」的尤通黑門山脈,該地區同名的尤通黑門國家公園是著名旅遊勝地,可以想像Bitihorn是一條難度不會太高的單攻健行路線,呼應bitihorn身為超輕量健行系列的訴求:輕量、簡便,也是Norrøna最適合廣泛用於台灣登山環境的產品線。


Bitihorn Lightweight Pants 輕量透氣長褲
11月的台21線公路,當時正執行從鹿港海岸走到玉山頂的徒步計畫,輕薄又透氣的Bitihorn長褲正適合當時屬於秋老虎的氣候,白天異常悶熱,所以可以將大腿側的通風口打開;入夜後山區又非常的冷,包覆佳又抗風的長褲,可以讓我們在行進間維持保暖又透氣的舒適穿著體驗。

事實上,在我登上強風大作又低溫的主峰時,即使身上穿著厚厚的風雨衣和羽絨衣,下半身仍舊是單穿一件Bitihorn長褲。

這條Bitihorn具備所有優秀長褲該有的功能,甚至在細節處超乎期待,展現出令人讚嘆的設計。如果想要找Norrøna的長褲,我會推薦用這件當作認識老人頭的入門。

想要了解更多的話,這篇文章裡頭有更多的介紹:上山穿長褲還是短褲?我們的答案是⋯



/29:日常生活系列

正如每個成熟戶外品牌都會經營的休閒產品線,Norrøna的日常生活系列名稱是「/29」。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品牌成立於1929年4月29日,還是挪威人覺得一天有29小時可以用而得名。總之,若是愛Norrøna愛到不可自拔,想要無時無刻都穿著老人頭;或者還沒試過Norrøna,但處於觀望姿態的人,/29系列應該會是最好入口的菜色。


/29 tech 短袖排汗衫
基本款排汗衫,使用範圍超廣,相信功能不用做太多介紹。值得一提的是Norrøna一貫的立體剪裁,讓這件平凡的LOGO上衣,變成實穿度很高又有絕佳修身效果的日常服飾。

除了上面那件以回收聚酯纖維製成的上衣,同系列也有使用100%純淨有機棉的上衣,一樣非常好穿。

希望未來台灣有機會引進這幾款上衣,讓我過過擁有舊款LOGO老人頭商品的乾癮!

P.S. 配件類也大多附屬在/29系列,例如帽子,讓身為帽子控的呆呆每一頂都想要帶回家⋯。


以上。希望大家對Norrøna能有更多了解,一起來當北海小英雄吧!(年代梗)


感謝收看!


更多 Norrøna的歷史 
系列商品請至 Keep On 登山補給站 網站洽詢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