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行走日期:2020/06/3-5
我原本對寵物溝通半信半疑,但自從家裡兩位寶貝貓咪相繼離世後,我漸漸將那種與動物隔空交談的技巧視為一種寄託,無論真假,只要相信就是相信了,藉由寵物溝通師和貓咪的對話,我能從中得到安慰,這就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跟植物溝通?這又超出我的理解力了。有可能嗎?我半信半疑打開《跟一棵樹聊天,聽他的人生哲學》這本書,翻了兩篇,很意外地,我竟然讀得津津有味。
若用科學角度檢視植物究竟有沒有「溝通」的能力,我覺得不是這本書的重點,而是透過作者春花媽的筆觸,記錄一篇又一篇與植物的溫柔對談,以一種很玄妙卻真確的語調探討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學或生活瑣事,所以文字讀起來像對話紀錄,卻也有寓言與童話的韻味。
比方說,春花媽擔心颱風天對樹造成的傷害,樹卻回答:「我們有拒絕任何生命的到訪嗎?」樹木解釋颱風的到來不只是傷害,也有清理。樹木說:「只要想活下去,風帶不走的。」另一棵開滿黃葉的老銀杏則說:「人啊、是一種很急的生物,你們像是快要死的蟲子一樣,太想要完成自己的事情,不太顧慮環境中的其他。」
翻了幾篇,我發現自己其實也會跟樹木說話,有時候是說不好意思借過了,有時候是說聲謝謝,謝謝你們的樹蔭可以遮陽,謝謝你們的樹根讓我可以緊緊抓牢。 剛開始有些彆扭,不過習慣後,會覺得這其實是非常溫柔體貼的溝通方法,透過建構在心靈層次的對話,讓我們得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儘管有非常大的可能都是腦海裡的回音,像是自己在跟自己說話。
但如果真的是跟自己的內心對談也無所謂,在我看來,大多數的煩惱不就是起因於無法和自己和解嗎?所以,如果能透過寵物或植物,讓自己和自己好好坐下來對談,不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療癒呢?
這天離開鈴鳴,從人待山下去回林道的途中,經過一大片鐵杉林,有好幾個瞬間覺得好像「聽」到了什麼,但確切來說並不是用五官感受到樹,而是用心。巨木群在午後散發一股溫暖的能量,透過微風輕拂穿透了身體,那種感覺難以言喻,只有實際走過一遍才能心領神會。
D0:自駕到730林道11.5K露宿
D1:林道11.7K → 23.2K閂山登山口 → 閂山 → 24.5K紮營
D2:林道24.5K → 鈴鳴山 → 人待山 → 林道24.5K
D3:林道24.5K → 林道11.7K行車終點
*11.7K 行車終點
*12K 水桶水源
*15K 瀑布水點
*23.2K 閂山登山口 (四小時輕裝往返)
*24K 溪溝水源/營地(水流很小)
*24.4K 水源(量大好取但泥濘)
*24.5K 林道邊紮營
*25K 工寮
*26K 崩塌高繞
*27.4K 下切取水點
*27.5K 林道盡頭上切到鈴鳴山稜線
接回林道後不久發現一隻剛死不久的山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身體被吃掉了,內臟還是新鮮的紅色,判斷是被黃喉貂之類的動物獵捕,直接從肛門咬進柔軟的內臟。
阿里山龍膽的花季到了,還意外拍到一隻停在花瓣上的小蟲子。
呆呆這次的雨衣是Mammut Kento Light,重量超級輕,只有140公克左右,防水係數26,000mm,一點都不馬虎,想要輕量化的玩家可以試試!
這兩天的雲真的很有戲!
人待山頂也有一塊草地,鈴鳴山頂已變得好小。
意外拍到呆呆陶醉在樹林裡的表情(或者是剛好閉眼?)
抱一下!
帽子:Fjallraven
上衣:BLACKBRICK
袖套:ODLO
長褲:Mammut Boulder Light(其實是阿泰的褲子)
鞋子:Salomon VAYA GTX
登山杖:MSR DynaLock Ascent
攻頂包:If You Have
經過25K工寮。老實說,我們都非常慶幸沒有這邊過夜,因為那天上山的人頗多,考量睡眠品質和活動空間,決定在取水點附近的林道邊紮營就好。這天經過工寮,一行人特地走過去瞧瞧,但還沒走到主建物就聞到臭味,地上也隨處可見垃圾和衛生紙,屋外甚至有尚在冒煙的垃圾堆。
其他隊伍都去走北二段,只有我們三位走閂山鈴鳴,等於這天在林道包場。走到水點取水回營地,準備今天的晚餐。
如果住730林道的25k工寮可以露宿不用背帳,但聽說老鼠很多,而且只要人多,住宿品質可能比山屋還差,所以走過水源後果斷在24.5k紮營。營地腹地不大,但乾淨、安靜。
爐頭:MSR PocketRocket Deluxe
鋁鍋:MSR Trail Lite 2L
水袋:Platypus Platy Water Tank 2L
濾水器:Sawyer Micro Squeeze
● 北二段之閂山鈴鳴|D1:閂山
我原本對寵物溝通半信半疑,但自從家裡兩位寶貝貓咪相繼離世後,我漸漸將那種與動物隔空交談的技巧視為一種寄託,無論真假,只要相信就是相信了,藉由寵物溝通師和貓咪的對話,我能從中得到安慰,這就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跟植物溝通?這又超出我的理解力了。有可能嗎?我半信半疑打開《跟一棵樹聊天,聽他的人生哲學》這本書,翻了兩篇,很意外地,我竟然讀得津津有味。
若用科學角度檢視植物究竟有沒有「溝通」的能力,我覺得不是這本書的重點,而是透過作者春花媽的筆觸,記錄一篇又一篇與植物的溫柔對談,以一種很玄妙卻真確的語調探討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學或生活瑣事,所以文字讀起來像對話紀錄,卻也有寓言與童話的韻味。
比方說,春花媽擔心颱風天對樹造成的傷害,樹卻回答:「我們有拒絕任何生命的到訪嗎?」樹木解釋颱風的到來不只是傷害,也有清理。樹木說:「只要想活下去,風帶不走的。」另一棵開滿黃葉的老銀杏則說:「人啊、是一種很急的生物,你們像是快要死的蟲子一樣,太想要完成自己的事情,不太顧慮環境中的其他。」
翻了幾篇,我發現自己其實也會跟樹木說話,有時候是說不好意思借過了,有時候是說聲謝謝,謝謝你們的樹蔭可以遮陽,謝謝你們的樹根讓我可以緊緊抓牢。 剛開始有些彆扭,不過習慣後,會覺得這其實是非常溫柔體貼的溝通方法,透過建構在心靈層次的對話,讓我們得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儘管有非常大的可能都是腦海裡的回音,像是自己在跟自己說話。
但如果真的是跟自己的內心對談也無所謂,在我看來,大多數的煩惱不就是起因於無法和自己和解嗎?所以,如果能透過寵物或植物,讓自己和自己好好坐下來對談,不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療癒呢?
這天離開鈴鳴,從人待山下去回林道的途中,經過一大片鐵杉林,有好幾個瞬間覺得好像「聽」到了什麼,但確切來說並不是用五官感受到樹,而是用心。巨木群在午後散發一股溫暖的能量,透過微風輕拂穿透了身體,那種感覺難以言喻,只有實際走過一遍才能心領神會。
路線資訊
導航APP:Cartograph Pro/圖資:魯地圖
行程規劃
D1:林道11.7K → 23.2K閂山登山口 → 閂山 → 24.5K紮營
D2:林道24.5K → 鈴鳴山 → 人待山 → 林道24.5K
D3:林道24.5K → 林道11.7K行車終點
路線要點
*12K 水桶水源
*15K 瀑布水點
*16K 廢棄機車
*18K 閂山之門*23.2K 閂山登山口 (四小時輕裝往返)
*24K 溪溝水源/營地(水流很小)
*24.4K 水源(量大好取但泥濘)
*24.5K 林道邊紮營
*25K 工寮
*26K 崩塌高繞
*27.4K 下切取水點
*27.5K 林道盡頭上切到鈴鳴山稜線
D2:730林道-鈴鳴山-人待山
這應該是「簇生鬼傘」。
各位在山上的「爽糧」是什麼呢?我們是黑嘉麗喔。
中途在樹林的過程省略,很快地來到森林線以上的高山草坡,代表鈴鳴山也快到了。
左邊是完整的北一段連峰。
尖尖的山頭就是鈴鳴山,被列為百岳八秀之一。這一段路相當曝曬⋯⋯
鈴鳴山到啦~
遠方奇萊東稜的立霧主山。
雖然陽光很強,微風吹來時還是相當地舒爽。
讚!(雲如果再少一點應該可以看到花蓮外海吧?)
回程下山,草原上蜿蜒的小徑百看不厭。
下山不走原路,沿著稜線從人待山回到730林道,這段路的箭竹林數量超多,比前一天閂山還令人厭世。但一想到不是在雨天走這段路,心裡就覺得寬慰許多(雨天走過這段路的人,我們獻上尊敬!)
回味這三天兩夜的行程,我們最喜歡的是人待山的這片鐵杉林,被這麼多巨樹包圍的時候有種被呵護的感動。要走鈴鳴山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段(但下雨天走這段路應該會很辛苦,雨天的箭竹林太虐了)
我猜是「鱗柄白鵝膏」(在一片翠綠的青苔中有一朵白菇,實在太美了)
「黃蓋鵝膏」(下方視角超美)
LEO的表情 :P
現在看到巨木都會尊稱他一聲「大樹公」,跟他說聲謝謝、辛苦了。
帽子:Fjallraven
上衣:BLACKBRICK
袖套:ODLO
長褲:Mammut Boulder Light(其實是阿泰的褲子)
鞋子:Salomon VAYA GTX
登山杖:MSR DynaLock Ascent
攻頂包:If You Have
嗨!
誒~~~
回到營地,東西都還在 XD
灰藍帳:PreTents LightRock 1.5P
亮橘帳:MSR Access 2
灰藍帳:PreTents LightRock 1.5P
亮橘帳:MSR Access 2
爐頭:MSR PocketRocket Deluxe
鋁鍋:MSR Trail Lite 2L
水袋:Platypus Platy Water Tank 2L
濾水器:Sawyer Micro Squeeze
晚餐照例是豪華新加坡拉麵,加入超商買的好菇道、韓式炸雞和溫泉蛋,真香。但最近發現在山上的食量大減,兩人分吃一人份就飽了,下山後也很少積極補償式進食,食量和體態成反比成長,我都摸著肚子和呆呆說:「這是我超前部署的行動糧呀!」
730林道,看氣來好像很好開,其實是因為難開的路段根本沒有心情拍⋯⋯
經過一輛廢棄吉普車。
開了一個小時,終於回到清泉橋,接下來全都是很好開的柏油路啦!(照片是橋下奔騰的南湖溪)
吃飽了等睡覺,在天色全黑前拍一張帳篷點燈照。
判斷這朵是「珠雞斑白鬼傘」(後來查證是「黏小奧德蘑」),最近有想要好好研究台灣山上的真菌類,發現這世界是何其浩大,往後希望能拍更多照片、認識更多蕈菇。
Pre Tents Lightrock 1.5人帳,少見骨架外置的雙層帳,單門開口是全開的圓弧狀;內部躺平一人之外還有半身置物空間,大背包可以直接放在室內。總重量1250公克。
D3:730林道-登山口
在林道看見的耳無溪谷。
再次經過的閂山之門。
溫馨提醒,730林道的咬人貓數量驚人,穿短褲會很容易中標,甚至連雙手擺動都會掃到。
回到林道11.7K行車終點,謝天謝地,車子還在 :P (不然是會出現在哪裡?)
經過一輛廢棄吉普車。
「清泉橋,是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境內一座公路橋樑,位於台7甲線65公里處,由法國人建造,於1954年4月3日完工,橋名是紀念在徐蚌會戰陣亡的邱清泉上將,此處剛好是南湖溪與合歡溪的匯流處,也是七三O林道的入口,中央山脈北二段O型縱走的起點與終點。」(來源:維基百科)
鮮紅色的舊清泉橋上有艾非爾鐵塔的圖案,很有趣,經查後才知道,原來這批鋼材是法國艾菲爾公司委託德國製造,原本要用於越南殖民地的鐵路,但因為發生法越奠邊戰役,所以改運到泰國後又流至台灣,幾經波折後變成為中橫公路上的鋼樑桁架橋。這麼有歷史背景的舊橋,下次經過時記得停下來看看。
*****
【系列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