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通關古道是一串優美的句子,那麼安通越嶺古道就是它完美的句點。


「從社路、警備道、戰備道、健行道、古道到步道,同樣的一條路,卻彷彿是一塊千層蛋糕、也猶如一曲多重奏般,承載了不同人群與不同的記憶。只是如今登山客步行其上,恐怕只會被沿途壯麗的風景所吸引,少有人會去諦聽腳下的道路,正訴說著不同時空的不同跫音。」

上面那段文字摘自《篳路臺灣》(經典雜誌出版),剛好說中了我們目前的心境。一開始爬山是為了看見壯麗的風景,是那些山呀雲呀把我們吸了進去,但漸漸發現有些風景不在視線裡,而是在土地之下、在煙塵之中,所以一層一層地從步道走進古道,再從古道如抽絲剝繭般進入更深層的日治警備道,乃至原住民的社路,從歷史和文化面獲得許多不同以往的樂趣。

目前我們仍處在萌芽階段,對古道探尋還有很多沒開竅的地方,卻已發現這是一條很難回頭的不歸路,相關書籍史料越買越多,而越讀就越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所幸這座寶庫就在身邊,很多原本看來不起眼的地方,其實都蘊含許多豐富的礦產,只待深入挖掘。

就像本文的「安通越嶺古道」,原本連聽都沒聽過,仔細研究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八通關古道向海路延伸的通道,近三十年前踏查古道的劉克襄老師稱它為八通關古道「最後一段謎題」。可以這麼說,如果八通關古道是一串淵遠流長又優美的句子,那麼安通越嶺古道就是它的句點,必須走過這一段才能讓故事完整。



路線資訊


古道歷史
圖片翻攝自:《圖解台灣史》

既然將安通越嶺古道視為八通關古道的延伸,那麼這條路線的歷史就不能不從八通關談起。

1874年,日軍以牡丹社事件為由出兵台灣,當時台灣島仍歸中國管,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銜清廷之令協防台灣,在與斯卡羅王國激戰後獲得掌控權,改任台灣欽差大臣的沈葆楨奏請「開山撫蕃」,於是在1875年率領清兵兩千多人從南投竹山東進,經東埔、八通關、大水窟後抵達璞石閣,也就是現在的花蓮玉里。這條路線就是八通關古道,全長約152公里。

當時除了中路的八通關古道之外,尚有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以及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北路和南路現在已找不到遺跡,而中路因涉及與原住民爭地的爭議,使用成效不彰,僅僅20年就成了廢道,無法使用。

到了日治時期,為了擴大理蕃政策,日本人重新測繪路線,在原本的八通關古道東、西兩邊另闢一條軍備道路,全線於1921年完工,西段從南投信義開始接到大水窟後從玉里出縱谷,是為「八通關越道路」,路線幾乎沒有和清代的八通關古道重疊。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離台,日治八通關越道路荒廢,經國民政府林務局整理後,將兩條路線統整合一,西段從東埔、雲龍瀑布、樂樂、對關到八通關草原屬於清代古道,東段則循日本人設置的路線經大分、瓦拉米、佳心等駐在所從南安出到玉里,其中瓦拉米到南安這一段也被稱為瓦拉米步道。

當吳光亮抵達璞石閣(玉里)後,原本預期穿越重重山麓就能看見海,沒想到眼前還有一座海岸山脈擋著。兩千多名清兵需要補給,但走回頭路太沒效率了,為了運補,吳光亮在八通關古道完工後,繼續率領廣東飛虎軍翻越海岸山脈到成廣澳港(現在的小港港口),這條道路被命為「成廣澳道路」,也就是安通越嶺古道的前身(畢竟古人修建道路不會直接稱它為「古道」嘛)。

從這張1878年清廷繪製的「全臺前後山輿圖」來看,黃色是清代八通關古道,綠色是這次走的安通越嶺古道,而藍色到成廣澳的路徑就是運補線,如此一來,台灣島各地的港口均能透過海路將物資送到成廣澳後,再經由挑夫經安通越嶺運到縱谷內陸。

圖片翻攝自《台灣地名事典》。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略加修築,將成廣澳道路改稱「紅莝越」,全長約14公里。在這張1934年由金子常光所繪「觀光的台東廳全貌」鳥瞰圖,可以看到新港(成功港)的發展規模已經比成廣澳大上許多,一些清代的地名也已更換為現代人較熟悉的名稱,例如玉里、池上、石雨傘、加走灣。

安通越嶺古道地理位置圖,可以看見清八通關古道下至花東縱谷的璞石閣(玉里)後,清兵還得跨越秀姑巒溪,從安通部落翻越海岸山脈(安通越嶺古道)才能抵達成廣澳(成功鎮小港)。爾後為了方便運補軍事民生物資到璞石閣,考量走山路回西部來過的路途太艱難,於是以成廣澳漁港為運補站,將物資透過海路送到港口後再循安通越嶺道送到內陸。

1875年:清廷闢建安通越嶺古道,聯結八通關古道,向東延伸政府勢力。
1877年:安通越嶺古道為成廣澳運輸軍需至璞石閣兵站的重要道路。
1878年:軍事補給改由花蓮港南下運至璞石閣兵站,安通越嶺古道重要性降低。

安通越嶺古道從清代的軍事要道,變成日治時代通訊、貿易、通婚和傳教的路徑,尤其居住山脈兩地的阿美族部落族人使用最為頻繁,也有漢人帶水牛上山開墾,結果水牛累了、跑了,便在山區四散變成野生水牛,和山裡的野生動物一起變成阿美族人的獵物。我問過部落的年輕人是否還有在山裡打獵,他說當然有,而且獵場區分得壁壘分明,一般外地人不會知情。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臺11線東部濱海公路和周圍現代道路陸續開通,安通越嶺古道日漸荒廢,一直到2007年的玉長公路竣工後,幾乎比鄰平行的安通越嶺古道就更沒有利用價值,只剩下少數山友會在山裡找尋逝去的歷史。

後來林務局認為古道有其不可抹滅的文化價值,因此編列了一筆預算重新整修古道,西段的2公里在2008修復完工,但東段則因地勢險峻而無法開通,一直到2016年才把東段剩餘的4公里完成。


路線資訊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位於海岸山脈中段,由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南竹湖社區(位於台11線92.5公里)竹湖圳產業道路進入,車程約10分鐘可抵登山口 ,由登山口開始步行,至西段終點平台長約6.1公里。

其中4.1公里在東段,地勢較為陡峭;2公里在西段,多以木階梯為主,平緩好走。從這張高度剖面圖就能明白了。

所以往西邊走要先上陡坡,需時約6.5小時,但好處是到了西段下緩坡比較不傷膝蓋;而從西邊上山就很輕鬆,但是東段如果雨後溼滑,肯定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因此有些山友只走西段,越嶺後在稜線的觀景台看東海岸的太平洋、吹吹海風,也是挺愜意。但我會推薦從東段開始走,可以經歷由海到山的景觀變化,保證值回票價!


行程規劃

D1:玉里車站集合 > 安通部落巡禮 > 南竹湖社區 > 夜宿加走灣旅店
D2:南竹湖社區集合 >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 > 西段入口 > 安通溫泉飯店 > 回家


如何報名?

*本次行程是參加「去哪兒團隊」所規劃的行程,隨隊有專業解說人員,並含交通接駁與食宿。行程細節請詳閱 去哪兒 官網,或直接參考 行程報名資頁面。要是還有問題的話,可以透過 去哪兒臉書專頁 與小編聯繫得知更多詳情。


在出發之前⋯⋯



這次的嚮導兼解說員 —— 李博士,他原本在台北工作,幾十年前落腳安通買了一塊地,恰巧是古道西段的入口,有時看山友、獵人出出入入,於是心生好奇開始研究古道歷史,這一投入又是數年過去,現在已對安通越嶺古道瞭如指掌。

出發前一天,他領著大家走入部落細數古道的過去與現在。他站在安通溪的橋上,指著後方那座山說:「那就是我們明天要翻過去的安通越嶺古道。」


接著來到部落裡的制高點,拉庫拉庫溪和秀姑巒溪交會的河道,以及周圍縱谷間金黃色的稻田皆一覽無遺。

而遠方聳立的中央山脈,則讓人激起無限的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吳光亮,究竟要如何帶領兩千多名清兵和蕃人越過重重險地呢?當他們看見花東縱谷平原時,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安通越嶺古道所在的海岸山脈,稜線上有一對可愛的貓耳朵,被隊員戲稱為Hello Kitty山。其實在地圖上正確的名字是「烏帽子山」(標高1,036公尺,略高古道越嶺稜線),從縱谷或海岸都可以看到,記得下次經過時要打開地圖辨識這座「貓咪山」的位置。

覺得不夠明顯嗎?我畫給你看⋯⋯

隔天我們要從東段走到西段,李博士出發前特地帶大家到西段出入口的土地公廟拜拜,祈求隔天能有晴朗的好天氣(當時氣象預告會有規模不小的午後雷陣雨)。

提起這棵大樹(應該是茄苳吧?),李博士回想到一段故事。他說,在幾十年前常有山老鼠在這邊偷樹,土地公廟周圍的大樹都被砍了,眼見這棵大樹就要遭遇橫禍,所幸當地耆老夢見一位身穿清裝的將軍在此遊蕩,於是居民趕緊將老樹入神,掛上紅布條後,宵小便不敢忌憚這棵巨木。事後當地居民議論,那位清朝大將軍,該不會就是吳光亮本人吧?



正式進入:安通越嶺古道



昨天拜過土地公廟,隔天起床果然真是晴朗的好天氣,三仙台和外海的綠島輪廓清晰可見。

南竹湖社區活動中心的教堂是集合的起點。是否有發現十字架不大一樣呢?原來是因為靠海,所以把十字架結合船錨的形狀,非常特別。

這次上山非常熱鬧,隊員之中竟然有果果!

所有隊員分成幾部車上山,用接駁方式跳過惱人的水泥產業道路。這也是跟團的好處,直接解決兩地交通接駁的麻煩,畢竟如果自己開車過去,應該很難用A進B出的方式完成整段古道。

去哪兒 團隊幫大家安排雙人座的藍色「敞篷車」,直達行車終點的步道入口。


即將要翻越的安通山稜線就隱身在雲霧裡。

李博士領路,帶大家走過一座連結水圳的鐵橋。細膩的解說和知無不言的耐心回覆,著實為這條古道之旅增加許多深度和廣度。如果是自己去走,肯定不會有這麼多收穫。

劉克襄老師在他舊作《臺灣舊路踏查記》曾提到,於1991年11月和楊南郡老師為了踏查安通越嶺古道而組隊上山,卻在越嶺後於東段苦尋不得下切的安全路徑,甚至碰到陡峭的岩壁,於是被迫露宿於山區過夜,度過難熬也難忘的一晚。隔日上切回稜線高點再度循路下切,依然不得其門而入,幾次折騰後終於放棄走回西段起點。

楊南郡老師日後再度挑戰想把路走通,結果依然以失敗收場。文章裡的附註記載這麼一段話「楊南郡說,根據他過去的經驗,很少走兩次還未成功的。未料到竟栽在這一個海拔不過一千公尺的海岸山脈。

劉克襄老師在遊記裡寫道:「楊南郡則說這裡的密林比中央山脈還密,讓他想起小鬼湖的稜線。」甚至還說:「真未料到海岸山脈也有如此可媲美中央山脈的壯麗美景;有些地方的氣勢甚至比中央山脈還險峻。

但近三十年後的現在,路徑已變得清晰可辨,難度也不高,實在難以想像當時前輩探勘遭遇的險峻。

路過攔沙壩後就要正式進入古道東段起點。(註:這一段如果水流再大一點就得涉水,還好這次不用)

正式起登,距離西段的安通登山口還有6.1公里。

經過一個布滿綠藻的水塘,這裡是古道僅存可以辨識的「馬太鞍聚落」遺址。日治時代,漢人申請到此區開墾,雇用馬太鞍社阿美族人在這邊耕種,是古道上唯一的聚落,這塊水塘就是當時的灌溉水源,而聚落的駁坎已經消逝在雜草堆裡了。

劉克襄老師還在遊記裡提到「東邊的林相跟西邊的截然有異。西邊的森林,除了人工栽植的桂竹林、果樹外,還有臺灣西海岸典型的闊葉林貌。東邊的卻像是早年自己在蘭嶼熱帶雨林所見的景觀相似。

李博士趁休息空檔和大家說了阿美族的習俗,在部落母系社會的習俗裡,男方若想討老婆,必須要先到女方家「打工」,通過「面試」後才能將妻子帶回部落。迎娶時非常熱鬧,男方親友團要組隊用轎子將女方扛回去。我猜翻山越嶺走這一遭肯定非常辛苦,但一想到終於通過試用期,接下來再怎麼辛苦也只要走一天就好,男孩子心裡應該寬慰許多吧?

披荊斬棘後(沒那麼誇張啦),當遮蔽天空的樹蔭越來越少,我們知道終於接近越嶺點了,這時回頭一看,東岸的藍色大海猛然出現在眼前。


長濱漁港的海灣好明顯啊!

這次成員有新手也有老手,有山派也有海派,大家一路說說笑笑,玩得不亦樂乎,幾乎是用兩倍的時間走完全段古道 XD

走出茂密的樹林,終於在這邊感受陣陣海風的涼爽,有一點黏膩的海味,這和平常在山區的健行完全不同,是走海洋山脈才能感受的的魅力!

「嘿,不要動,讓我拍一張。」

密集恐懼症 XD

這兩棵巨大的九芎是安通越嶺古道的路標,從東段上來看到就代表接近路線最高點了。

順利抵達越嶺點!這邊的海拔大概是900公尺,此時站在風口感受一陣陣海風吹來,將一身熱汗吹乾,實在舒爽!

接下來走入古道西段,路徑很明顯變得相當平緩,和東段的陡坡完全不一樣。接下來的兩公里可說平易近人,慶幸還好 去哪兒 把路線安排為東進西出,先苦後甘就不用讓膝蓋承受一路陡下的衝擊了。

在第一觀景台休息、看海。

這邊有一棵長滿蕨類植物的倒木,像一道門戶,接下來就全是輕鬆好走的木階梯了。

光影好美 :)

走過一道木製拱橋。

西段的闊葉林相非常美。


爬籐在樹幹上留下的痕跡。

慢慢可以看到清楚的展望,對面那邊就是以金針花聞名的六十石山。



接著,花東縱谷平原的稻田映入眼簾,蜿蜒的拉庫拉庫溪深入卓樂、南安,一直回溯到中央山脈深處,那邊就是瓦拉米步道,也是日治八通關越道路的出入口。如果你曾經走過八關通古道,那麼安通越嶺古道這一段缺失的延伸路線絕對不能錯過。

嘿!我怎麼查不到你的名字呀?

最後,在步道終點迎接我們的,依然是那輛帥氣的藍色雙座敞篷車 :P



花蓮八景・安通溫泉



結束炎炎夏日的古道健行,已是滿頭大汗一身狼狽,只想好好洗個澡。去哪兒 團隊很貼心地安排大家到西段入口附近的「安通溫泉」泡澡,洗去一身疲勞後覺得通體舒暢,實在享受。

櫃檯的可愛貓咪(有貓就拍)

「安通溫泉比北投、陽明山的少碳酸,水質並不污濁,也沒有硫磺的濃厚臭味。然而,阿美族仍舊稱這裡為:antsoh(臭味之意),閩南人來了之後,遂有『甕䌇』的稱呼;後來又成為清朝官方文獻上的「紅莝」;再者,才有日本時代同樣用音譯的「安通」,以迄今日。」(摘自《臺灣舊路踏查記》,劉克襄著)

1903年,日籍腦丁(煉製樟腦的男丁)出口久米七在安通溪發現一座天然湧泉,喜歡泡湯的日本人當然不錯放過開發的機會,於是到了1930年日本政府正式在此地建造一棟日式平房作為警察廳招待所,是當時安通地區的著名景點,也是安通的第一座溫泉會館。全檜木的建築提供往來的日人住宿、遊憩,也是日籍總督的行館。不曉得當時的總督石塚英藏有沒有去泡溫泉?因為他可是第一位徒步登上玉山的日本總督啊,很愛四處遊歷的性格應該不會錯過。

從這張1935年,由日本人吉田初三郎繪製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可以看到從花蓮港往花東縱谷鳥瞰的視角,幾個名勝和地標皆詳列在地圖上,日本人喜愛造訪的瑞穗溫泉和安通溫泉都有出現,加上紅葉溫泉,被譽為縱谷區的三大名湯。照片翻攝自《台灣地名事典》

1974年,現任安通溫泉飯店經營者的祖父買下老宅的經營權,經過改建後,仍在原地留下當時興建的日式木造房舍。現任老闆說,以前老房子沒有冷氣,客人進來抱怨連連,負評不斷,後來蓋了新式現代旅館,老屋不再開放給客人住宿,評價反而變好了,一堆遊客爭先恐後要去參觀,甚至詢問能不能在裡頭過一夜。

安通溫泉屬弱鹼性氯化物硫酸鹽泉,水溫可達66℃,水質清澈,有著「安通濯暖」之稱,為花蓮八景之一。(文字:維基百科)

主建物時至今日已接近百年歷史,但仍保持得非常完整,電視劇《雨夜花》曾在此取景,當時劇組的擺設依然留在原地供人參觀。

泡完湯說有多舒服就有多舒服,這樣就不用全身臭臭地搭火車回家啦!

最後,在玉里火車站,用關山便當結束這一回合!玉里,下次見!



成廣澳:19世紀東海岸最重要的聚落


前面提到,吳光亮率兵闢建八通關古道抵達縱谷後,為了打造一條運補路線,於是「加碼」從安通越嶺古道翻越海岸山脈,抵達東海岸後再往南沿海走15公里,才終於抵達當時有些規模的「成廣澳」港口,作為清兵利用海路運補內陸的重要據點。

「成廣澳」現名「小港」,在成功港發展後已失去原本的地位,但早在19世紀,成廣澳可說是東海岸最重要的聚落,相傳明末就有漢人來此貿易,當時來自港澳地區的漢人稱此地為「澳仔」,意為小灣澳,而港灣形狀像極張開左右兩隻大箝的螃蟹,所以又名「蟳廣澳」。

「溫泰坤(1861~1947)老先生原籍屏東內埔,清光緒年間冒險抵達東海岸成廣奧,利用天然港運來各種民生物資,是早期東海岸唯一的大盤商,並在民初建立一棟漢人入墾東海岸最重要的見證—廣恆發商鋪」(文字來源:成廣澳文化地景解說牌)

客家人溫泰坤在1894年來到成廣澳經商,「廣恆發商舖」是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後來也發展成最大的雜貨商舖,從舊照片殘存的牌樓遺跡可略窺當時的榮景。但是民國85年海岸公路拓寬,北側牌樓遭到破壞,現僅存一部分巴洛克式建築,雖然搖搖欲墜,卻也為東海岸的開拓歷史留下鮮明的見證。

為了緬懷這段歷史,我們特地走到港灣散步,想像一百多年前此地熱鬧喧騰的情景。但現在只有零星幾艘漁船進出,當地人若要買賣漁獲都已轉移到規模更大的成功漁港了。

竹筏是當時運行台灣沿海最常見的船隻。翻攝自《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19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再看看進出小港的現代動力排筏,體積、造型和一百多年前的船隻差異不大,只是由風力驅動改為柴油引擎。(遠景就是著名的三仙台風景區)



長濱:東海岸的淨土



台東的米一年收成兩次,分別是六月和十一月。健行時正值收割季節,許多結實纍纍的稻穗皆已變成層次不一的金黃。那景色很美,所以我們帶了單車過去,想把握機會看看金剛大道自行車道的稻田。

剛上路沒多,我就遠遠看見一位小弟,以極其奔放灑脫的姿態快速接近,他散發耀眼的光芒令人難以直視,我只能躲在相機觀景窗後見證這一切的發生。(實在是太可愛了)

繞到支線的產業道路,可以清楚看見不遠之處的大海。

那為什麼這條單車路線要叫做「金剛大道」呢?原來是因為路線往東可以仰望一座外形酷似大猩猩的山。

從金剛大道可以清楚看見整座金剛山,裸露山壁上的兩個海蝕洞就像眼睛,而兩旁急落的山稜就像金剛巨大的胳臂,威武的模樣栩栩如生。

看不出來嗎?我畫給你看⋯⋯(其實大金剛沒有尾巴,圖案純屬個人想像,我是用獸化的賽亞人為範例,希望大金剛別生氣)

後來我們在路上看見「石坑文史館」於路邊設置的說明碑,剛好補充了一段有趣的金剛傳說。文字如下:

「傳說以前石坑人是居住在丘崗山下,平常勤勞工作閒暇時到海濱及溪流中捉魚,部落的人過著悠遊自在的生活。但是不知何時起,部落發生一些怪事,如是晴空萬里卻會無端吹起大風;婦女們當她們專心於農事彎腰低頭時,就會有大風吹翻她們的裙子,另外部落的男子也常在工作的時候,或打獵時無端昏迷,當醒來卻發現置身於竹林茂密的中心或被放在斷崖峭壁,全身無法動彈,往往救回來時已全身傷痕。

部落的耆老們便開始去思想不平靜的事情,因此召開全村的會議,聽聽受害者的遭遇,慢慢的大家認為背後有一股力量造成這樣的現象,便共同決議找出幕後的黑手。最後他們發現了元兇並與大怪物對決,過程風趣有深度,看著後山的金剛山再聽故事是很好的享受。」

姑且不論文字中語意不順或令人噴飯的情節,這個大金剛作怪的故事的確很有趣,想必部落裡的人從小都聽到大吧?

結束金剛大道的行程,我們到附近的咖啡廳吃點心、喝咖啡。和健談的老闆聊天時,我問他金剛山的怪物傳說是真的嗎?
他冷冷說道:「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聽過。」(修但幾咧!!!)

後來我們言談間聊起部落打獵的傳統。他說族人打山羌吃到不想吃了,常常打到了,不想吃要送人,對方總回道:「不好意思,家裡冰箱還有。」我沒吃過野味,當然也不知道山豬肉和山羌的滋味。但依稀記得被視為珍饈的飛鼠,所以問了阿美青年這件事情。我好像開啟了禁忌話題,所以他先尷尬地笑了笑,接著小聲說:「其實飛鼠最好吃的部位不是肉,是大便!」

蛤?吃大便?!

「對!部落的老人會把飛鼠的腸子挖出來,醃漬後下酒吃掉。像我岳父就很愛吃(這時我看見青年一旁做手工藝的太太露出很不好意思的表情,有夠可愛),有時候回家用鼻子一聞,就知道,吼,有人剛剛吃大便了!」

但這道菜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嗎?

「沒有,阿美語就叫它大便!有山羊的、飛鼠的,但通通都說是吃山羊大便或飛鼠大便。」

我真的是驚嚇到無以復加。後來上網查詢還真有這件事情,是我太孤陋寡聞了。不過其實那並不是真的大便,而是小腸裡的「食糜」,也就是未完全消化的半流質食物。而由於飛鼠只吃樹上的嫩葉,食物來源較乾淨又單純,所以食糜味道相較雜食類動物的騷味較少,因此被獵人視為珍饈,聽說可以整腸健胃。

據阿美青年說,族裡長輩會捨不得丟掉罐子裡剩一點點的飛鼠腸,索性加一點水攪拌後全部喝下肚。對,就有這麼愛吃!我看網路上的飛鼠腸照片,樣子其實很像我喜歡吃的日本小菜「芥末醃漬生章魚」,味道應該就是很濃郁吧,只是飛鼠腸的顏色是褐黃色⋯⋯(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查)

騎完單車,呆呆說她想要去腳底按摩,我問,為什麼要特地到長濱做腳底按摩?原來呀,從台灣起步並發揚到全世界的腳底按摩,創始人竟然是一位在台東長濱傳教的瑞士神父。

吳若石神父1940年出生於瑞士,是天主教白冷會的會士,1970年,他被派遣來臺服務,初時在池上,後來轉駐長濱,卻因水土不服引發嚴重關節炎,同修會薛宏道修飾提供一本德文足部反射學《明日的健康》,讓吳若石神父從書中理論學習並思考如何執行,沒想到竟然修復了自己的健康。後來為了部落生計,開始向當地人開班授課,後來經過媒體大肆報導,很迅速地在全台灣形成一股腳底按摩風潮,到處都有店家打著「吳神父」名號的店家開門做生意。

目前長濱天主堂仍設有吳若石神父足部健康驛站,由當地阿姨服務,40分鐘的腳底按摩費用是$600塊(如果走完古道來捏捏好像也不賴)。那天呆呆在按的時候,吳神父也有現身,一臉害羞靦腆的樣子非常可愛 :)

另外,在安通越嶺古道東段起點的南竹湖社區,有一間長濱非常有名的咖啡廳叫「巨大少年」,聽說店裡的貓和老闆都很巨大,但是這次無緣見到巨貓,倒是和靦腆的少年老闆閒聊了幾句。

我點了一杯名為「鈴木保奈美」的手沖咖啡,店裡播放的音樂全都是經典日劇的主題曲,在台東長濱的早晨,我們仿佛墜入了某個美好時空。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的論點,引用古希臘神話永不會衰老的「孩童神」,探討現代社會拒絕長大的成年男子之心理狀態。

我認為自己也帶有一點這種性格,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世故,卻仍幼稚地不願放棄一些堅持和理想,花了大把時間緬懷童年、沈浸想像,但也心知肚明,現實總是輕易將人逼退。但儘管如此,我們至少還能像彼得潘一樣,擁有一座Wonderland,那就是大自然的山與海,而身在台灣,山海的距離都非常接近,只待探索。


從此以後,花東又多了一處充滿回憶的所在。縱谷的稻田、東岸的大海,還有古道上宛如雨林蒸騰的熱氣與綠意,成為我們腦海裡珍貴的寶藏。

最後,附上一張加走灣旅店的路貓,像極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 :)


如何報名?

*本次行程是參加「去哪兒團隊」所規劃的行程,隨隊有專業解說人員,並含交通接駁與食宿。行程細節請詳閱 去哪兒 官網,或直接參考 行程報名資頁面。要是還有問題的話,可以透過 去哪兒臉書專頁 與小編聯繫得知更多詳情。



參考資料與書目


《臺灣舊路踏查記》劉克襄/玉山社/1991
《圖解台灣史》郭婷玉、王品涵、許雅玲、莊建華/晨星/2016
《台灣地名事典》蔡培慧、陳怡慧、陸傳傑/遠足文化/2018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19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愛麗絲、哈利/遠足文化/2018
《篳路台灣》經典雜誌編著/經典雜誌/2019
《尋找湯姆生:1817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游永福/遠足文化/2019
《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林一宏/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5
《清代台東成廣澳的拓墾與發展》孟祥瀚/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二期/2002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