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light, but not stupid light. 如何有效實踐登山輕量化?

這篇文章不是教學文,不會告訴大家如何將背負重量減到最輕,相反的,我可能會介紹一些看來不是那麼輕量的裝備。因為「輕量化」是相對的,只要能夠比現在的基本重量再輕一公斤,甚至僅僅一百公克,都是邁向輕量化的過程。

輕量化的標準答案不是花大錢買最輕的裝備,而是在多方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品項,否則直接將世界最輕的裝備清單開出來就好了,照著買,絕對也可以成為輕量化之王,不是嗎?

輕量化的第一步就是先買一個電子秤。精度不用很高,以1公克為單位就夠了,取到0.1公克會有點自找麻煩,因為這不是要秤麵粉或菸草,也不是要較量誰少了零點幾克,而是讓你可以隨手測量每一個裝備的重量(太重的如帳篷或背包要用行李用的電子吊秤)。

這道理和減肥一樣,不量體重怎麼知道進步多少、退步多少?感覺會騙人,數字不會,唯有掌握確切的重量才能知道該怎麼減重。具體來說,如果我現在的睡墊有500公克,那輕量化的目標就是找到一個比500克還輕的新睡墊。

但前提是綜合評比後效能不會太差、又能符合自己需求的裝備,這樣的輕量化才有意義。如果只是貪圖輕量,卻犧牲了舒適度甚至最重要的安全性,那就不是一個聰明的作法,如同國外輕量玩家的忠告:「Go light, but not stupid light.」。

我試著從幾個大項討論輕量化的操作實務,也會提供自己的經驗、甚至犯過的錯誤,以不提供標準答案的形式分享累積的心得。老話一句,這和體重管理一樣,觀念正確才能有效減重—— 擁有輕量化的腦袋,絕對比購買輕量化的裝備重要

討論的項目如下
● 庇護系統:帳篷/天幕
● 睡眠系統:睡墊 / 睡袋/露宿袋
● 炊事系統:爐具/鍋具/濾水/飲水
● 其他配件:登山杖



一、庇護系統:帳篷/天幕


若要將帳篷輕量化,最快的方法就是買一頂輕量帳(廢話),而這裡所稱的「輕量」是指2公斤以內,甚至要壓到1公斤以下才算符合資格。但帳篷該如何選購?買了之後又該如何有效減重呢?身為戶外「三大件」(The Big Three)最重的裝備,帳篷絕對是降低Base Weight的首要選項。

1. 非自立帳
若要實踐帳篷輕量化,我會優先推薦購買「非自立帳」。因為減去了骨架,且主面料大多使用更輕量的材質,或是不分內外帳的單層設計,因此重量普遍可以大幅降低,甚至僅有自立帳的一半。像上面照片中的 Zpacks Triplex 三人帳,是我在PCT使用的Shelter主力,材質是DCF(Cuben Fiber),空重約700g,得額外使用登山杖才能搭建。

當時的實測重量是:帳篷本體714克/泰維克地布160克/鈦金屬營釘96克(總重:970克

雖然真的很輕、體積很小,但搭設時很挑地形,硬地面直接免談,而且要是繩子沒拉好,強風時可能會撐不住。有一次在沙漠裡過夜因為風太大,登山杖吹斷後大半夜在那邊拉繩搶救實在有夠狼狽。

而且這類帳篷的價格不低,加上台灣沒有人代理,要花一兩萬塊在一頂沒有親眼見過或摸過的帳篷身上,任誰都會思考再三。所以如果你決定暫且跳過Zpacks這種非自立帳,建議試試「半自立帳」,或者乾脆買一頂重量還扛得起的「自立帳」。


2. 半自立帳
半自立帳,意即不能單靠營柱站立,需另外拉繩輔助才能搭好的帳篷。例如這頂 MSR Carbon Reflex,是MSR最輕的帳篷系列,2人帳的打包重量只有990g,足足比Hubba Hubba NX 2 還輕了770g!

只是雖然大幅減重,卻換來空間的壓縮,因為主架構一定會有營柱骨架,能夠減輕的重量有限,所以若要減重,通常得從內外帳的材質和結構下手,因此外觀看起來會比較輕薄,內部空間也會顯得侷促一些。

老實說,實際睡過這頂帳篷的感想是天花板有點低,躺平睡覺是完全沒有問題,但要在帳內利用前庭炊煮會覺得有些壓迫。不過這不能算是缺點,因為要控制在一公斤以內,有骨架,有雙開門,Carbon Reflex已是很好的選擇。畢竟輕量化的最高原則就是「取捨」,有一好沒兩好,不能樣樣兼顧


3. 自立帳
自立帳,意即用營柱骨架就能讓帳篷站立的帳篷,外型通常是半圓頂DOME,抗風性強、搭設快速方便又穩固,是最受歡迎的帳篷類型。以上圖最熱賣的 MSR Hubba Hubba NX 2 為例,不含地布的打包重量是1,760g。營柱橫桿營造了不錯的內部空間,在1~2公斤的級距內,是能兼顧空間、重量和打包體積的經典款。

若是要買MSR自立帳篷,多數人的選擇會是上述經典的Hubba Hubba系列,應該很少人會想要入手定位為「四季帳」的雪地帳,也就是照片這頂有別於經典紅白配色的橘色 MSR Access 2 輕量四季雪地帳。

不選Access 2的原因可能是覺得四季帳比較笨重,或者認為自己沒那個需求。但若是把規格攤開來看,這頂橘色Access 2 輕量雪地帳,其實只比Hubba Hubba NX 2 重了100公克(Access 2的打包重量是1,860g),而兩者的內部空間、打包尺寸幾乎是一模一樣,Access內部甚至還高了一點。而以強度來說,四季帳和三季帳相比,當然會是Access 2勝出,而且減少內帳紗網的面積也有助於保暖度提升。官方所言「比一般四季帳輕,又比一般三季帳保暖」的說法其來有自。

優點:搭設速度快、空間大、雙開門、補強用的抗風拉繩、內部置物網夠大、亮眼(雪地時格外顯眼)、抗風、抗寒、抗積雪。而且內外帳都是對稱式設計,省去核對前後位置的時間,間接加快了搭設速度,不管是颳風下雨或下雪,這樣的設計都能讓你快點將帳篷搭好後躲進去。

缺點:紗網面積小有可能較容易反潮,夏季低海拔可能會熱。但,這兩點目前還沒發生,目前在海拔1,000~2,400公尺之間搭設都沒有反潮的問題出現。

如果怕悶熱不通風,只搭內帳睡覺也是個辦法,但前提是不能下大雨(這邊是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營地)

畢竟是防護性高的四季帳,MSR Access 2 擋風擋雨的效果一級棒。有一次下大雨時忘記把外帳的拉鍊關上,一陣子後才趕忙去關,發現竟然光靠防撥水的內帳也沒讓雨水滲入,讓我超級驚訝!(但不建議大家在山上這樣實驗,因為那次純粹是意外,而且我瞞著沒讓呆呆知道⋯⋯)

內帳底部的紅色尼龍布夠高,真的淹水還有個堤防可擋;白色部位的內帳稍微透風一些,有DWR防撥水功能,可擋小雨;最透氣的黑色紗網在門口最上面,和其他三季帳相比,面積真的只有一點點而已。

橘色亮眼,是戶外領域的Safety Orange,無論在幽暗的森林或明亮的雪地,永遠都很醒目,方便救援,也方便你找到野外的家。

只是自立帳往往受限於營柱和內外帳的重量、體積,瘦身幅度很有限,但並非無法輕量化,東扣西減還是可以省一點。照片這張這是MSR Access 2打包起來的樣子,和手機擺在一起相比實在有夠巨大。

我的減重方法:
1. 將外袋拿掉(-95g)
2. 營柱收在背包內側或是插在兩側水壺袋位置(-0g)
3. 原廠營釘換成更輕的鈦金屬營釘(和營柱袋放一起,最少用8根,-48g)
4. 內帳和外帳收在背包底部

這樣算一算,內外帳1,087g+營柱566g+營釘64g=總重1,717g比原始重量1,860g還少了143g。幅度不大,減不到一成重量,但體積可以縮小許多,打包起來比較清爽,不用擔心外掛去勾到或是在背包裡佔用其他裝備的空間。

這是 MSR Access 2 精簡後的模樣,清爽多了。

剛剛有提到,內外帳直接收到背包底部,利用其他裝備的重量把它壓縮即可,上面用黑色壓縮袋裝內外帳只是示意,用意是展示帳篷可以縮得很小,不要把它侷限在原廠的袋子裡。那要如何避免雨水透過背包將內外帳浸濕?很簡單,用一個夠大的防水袋裝進背包內部,再把內外帳塞進底部即可。

照片是 ISUKA 輕量防水透氣打包袋,尺寸有30L / 45L / 60L / 80L,重量分別是130g / 160g / 190g / 220g。打包袋要比背包容量再大一點,不要買剛剛好,所以45~55L的背包可以用60L的打包袋。

道理是與其在背包裡分裝很多防水袋、收納袋,不如全都塞進一個大防水袋。優點是全部一起防水,而且彼此沒有縫隙,背包體積可以收到很小,如果是用沒有隔間的桶狀背包,內部用防水打包帶,外部再加防水背包套,是我實驗過最萬無一失的防水法;缺點是找東西很累,要全部掏出來才能取物。


4. 天幕
某次上山不想帶帳篷,所以趁天氣好,開車到台中都會公園練習幾種天幕帳(Tarp Tent)的新搭法,想要調整出一款可以擋風、穩固、內部空間大,能讓兩人舒服平躺的設定。結果台中雖然看來晴空萬里豔陽高照,實際上卻吹起陣陣強烈的冷風,在空曠的草地搭天幕簡直是場折磨,甚至還因此還飛掉一隻鈦釘,找都找不到⋯⋯

後來轉移陣地到比較有遮蔽的樹蔭下,再度試了一款新搭法,但在強風吹襲下依舊一籌莫展。所以決定還是嘗試最熟悉的搭法吧,結果效果很不錯,難怪會是最受歡迎的設定,的確有它獨到之處。

OK,我畫了一個很鳥的示意圖,而且很有可能會搞得更混亂,但我會盡量解釋清楚⋯⋯

1. 將三個A點下釘
2. D和E的拉環要向內移動到D-1和E-1後下釘
3. 將登山杖頭撐住X點
4. 從C點拉一條營繩往地上打釘
5. 把兩個F點向外拉緊後打釘
6. 將兩個B點向內翻折進去
7. D-1和E-1拉環打繩後勾到F點的營釘拉緊
8. 兩個G點可以打釘加強結構穩定性


嗯⋯⋯看圖有點亂,所以搭設方法請參考這個影片,步驟很詳細,跟著搭一定可以成功。

P.S. 每個人都有習慣的搭法所以細節不盡相同,但都是使用同樣的搭設概念。建議多試試幾種方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設定。重點是,玩天幕有一種類似玩摺紙的樂趣 :)


這款天幕帳之前用DD Tarps 4x4搭過,但總覺得比例太大了,兩個人睡太空曠。這次改用ISUKA OpenAir 2.9*3 搭設,比例就變得很好,裡頭兩人平躺後左右還有放置裝備的空間。除了無法將入口關閉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牢固、結實、抗風性強,內部空間大。

其實若和和一些小廠的超輕量天幕相比,這款 ISUKA 尼龍天幕不算超級輕量,但它的用料很紮實,強度韌性皆足,是一款露營、野營、登山都可廣泛使用的配件,尤其適合做為多人團體活動時的炊事帳(但其實台灣山區最強悍的天幕應該是藍白帆布吧?)

*P.S. 天幕要盡量接近正方形,才能搭出這個樣式。


這是搭設完成的樣子,使用一根登山杖就可以站起來了,而登山杖(營柱)的高度決定了入口的大小。入口大,通風好,出入方便,內部高度足夠;入口小,擋風效果較佳,但得爬著進去,內部空間自然也較壓迫。

● 天幕:548g(Isuka OpenAir 輕量天幕 290*300cm)
● 地布:168g(Tyvek 泰維克)
● 鈦釘:8g*7根=56g
● 營繩:8g*3=24g
● 登山杖:231g(MSR DynaLock Ascent 碳纖摺疊杖 120~140cm)

總結
打包重量:820g(全部不含登山杖)
最小重量:628g(天幕+營釘+營繩),比我的 Zpacks Triplex 還輕。

*P.S. 如果想要更輕更薄的天幕,可以自行上網搜尋評比,這邊我只提供搭設方法和心得。


分享一下實際搭設心得。這是雙龍林道的停機坪營地,海拔約2,280公尺,出發前已確定降雨機率極低,所以可以放心使用天幕帳來過夜。其實如果是下雨天我還是會用自立帳啦,不過天幕帳的好處就是不管淋濕或反潮,要把它曬乾絕對比結構複雜的帳篷容易,收納的體積也小非常多。

從側面看應該更能明白搭設的結構。另外,若是想要增加內部空間,可從內部在白色箭頭處頂一根收短後的登山杖(或是鈍頭的木棍),整體形狀會更美觀。

接下來就是鋪設地布、睡墊和睡袋,然後把背包擺在兩側的空間。完整的前庭空間可以煮食,大開口可以直接看帳外的風景。

如果嫌門口的營繩礙事,可以增加一支登山杖將繩子拉開,出入時就不需要閃那條繩子了。若是要關門,可以將兩條營繩鬆開後,用一個S勾將拉環互扣即可。


當晚包場,加上朋友的帳篷,四頂恰好都是金字塔型帳篷。


結論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帳篷要多輕有多輕,有錢就能買到,這是實話。但究竟要輕到什麼程度?或者為了輕量化而必須犧牲多少呢?這沒有終極標準答案,原則是不斷尋找替代方案,這次試過不OK,下次換個方法,總會調整出最適合自己(而不是最輕)的設定。



二、睡眠系統:睡墊/睡袋/露宿袋


我對帳篷的需求只是遮風避雨,Shelter要輕或重,會視行程決定,所以不管非自立、半自立或自立,甚至用天幕露宿我都可以接受,反而是裡頭的物件才是我急欲減重的目標。例如睡墊和睡袋,原本的主力款式從PCT以來已用了快五年,406g睡墊+52g打氣幫浦+1030g睡袋,總重1,488g,光睡眠系統已逼近1.5公斤,用現在觀點來看實在是不夠輕量,所以今年開始陸續汰換為新的品牌款式:

1. 睡墊:Therm-A-Rest NeoAir UberLite 標準版,含收納袋實測244g
2. 幫浦:Therm-A-Rest NeoAir Pump Sack 打氣袋,實測96g
3. 睡袋:ISUKA Air 280X 2℃ 睡袋,含收納袋實測589g

總結新睡眠系統總重 929g成功減重 559g!(如果不帶幫浦,則可大幅減掉655g,相當可觀)


1. 睡墊
● 黑色:Therm-A-Rest NeoAir UberLite 標準版2019舊款,R值2.3,含袋淨重實測244g
● 黃色:Therm-A-Rest NeoAir XLite 標準版2020新款,R值4.2,含袋淨重實測367g

我自己用黑色Uberlite,成功減重162g,R值也提高了;呆呆用黃色Xlite,僅只減重39g,老實說,呆呆的新舊睡墊重量幾乎沒有差異,但若是從R值來看,舊睡墊只有0.7,現在直接躍升到4.2等於從涼蓆升級到獨立筒床墊。而保暖度提升意謂我們可以捨棄原本有點重的攝氏-9睡袋,改用輕一點的適溫睡袋,等於又可從另一品項再偷點重量。

收納後(睡墊+打氣袋)的體積如上,Uberlite可以收到極小,是我原本睡墊體積的三分之一!

左邊是新款的多功能打氣收納袋,隨2020新款的Xlite系列睡墊附贈,重量是53g;右邊是舊款打氣收納袋,需要另外加購,重量是96g(所以一定要買新款才划算)

下方舊款打氣口是透明膠片,對應舊款充氣閥;上方新款打氣口有附蓋子,開口較大,比較精緻,對應新款的WingLock™ 充氣閥。

新舊充氣閥比較。下面的舊款相信不陌生,轉緊是關閉,轉鬆便可吹氣或打氣。上面的則是新款,外型明顯不同。

這是2020新款NeoAir睡墊搭載的WingLock™ 充氣閥,大旋鈕讓你即使戴著厚手套也能操作,充氣速度更比舊款快了三倍,洩氣當然也更快,可抗衝擊、耐髒汙,甚至可以維修替換。

一般來說,轉開黑色充氣閥後空氣便可雙向流通,所以打氣時速度要快,不能比洩氣慢。但新款WingLock™多了一個Lock,就是那個有箭頭的開關,等於是雙重閥門,可以只讓空氣進去而不外漏,打氣變得超級方便,可以慢慢充、慢慢擠,不用擔心洩氣。個人覺得是五星級的新設計,要買NeoAir睡墊一定要買新款!

新舊款的打氣法都一樣,套上打氣收納袋後,搜集空氣壓縮後擠進去睡墊。而這個打氣袋平常可以用來當收納袋,睡覺時可以鋪在睡墊下增加隔離保暖度,甚至可以塞進睡袋當作小板凳坐,符合輕量化一物多用的原則。

第一次用Uberlite的感想是:超難收!要將尚有空氣殘存的睡墊,收到原廠小小收納袋的難度很高,一開始覺得非常困擾,甚至想要另外用大一點的收納袋取代。後來改用照片這樣的方式,要收睡墊時從底部開始捲,幾乎可以排掉95%的空氣,接著三段摺疊後就可以輕鬆塞進原廠收納袋了。


2. 睡袋
想換睡袋的原因有幾個:

1. 原本睡袋保暖度非常好,舒適溫度攝氏-9,規格很不錯,但因為太暖了,所以常常只是當被子蓋,覺得有些大才小用。而且體積實在有夠大,加收納袋後重量達1,030g。
2. 既然睡墊R值已經升級了,那我想睡袋可以不用那麼暖了吧?
3. 最後,我發覺自己常常睡到發熱,羽絨外套根本穿不住。所以如果羽絨外套只在休息時才穿,那麼CP值實在太低,應該要把羽絨外套當作睡眠系統的延伸,讓它充分發揮價值,因此就不需要那麼厚重的睡袋了。

綜合以上原因,我和呆呆各自更換的睡袋款式如下:

● 泰綠色:ISUKA Air 280X,舒適溫2℃,800FP,含收納袋實測589g(成功減重441g
● 呆藍色:ISUKA Air 450X,舒適溫-6℃,800FP,含收納袋實測871g(成功減重159g

*呆呆畢竟還是比較怕冷,所以睡袋重量並沒有大幅減輕,但有輕總比沒輕好。而且根據呆呆描述,因為她的睡墊R值是驚人的4.2,保暖度提升很多,因此這款睡袋她也常常只當被子蓋,研判呆呆可以用更輕的睡袋減去更多重量。所以還是老話一句,睡袋要多輕就有多輕,錢都能解決,重點是取捨與需求的評估。

收納後的體積比較。左Air 450X/中Air 280X/右是塞進他廠壓縮袋後還是很大顆的舊睡袋。(所以現在我的睡墊+睡袋的體積超級小,常常覺得背包太大裝不滿 :P)

睡袋平時不用建議裝到大一點的收納袋,讓羽絨可以維持蓬鬆度。照片是我將兩顆ISUKA睡袋塞到舊睡袋收納袋的樣子。

ISUKA用戶可以買專用的原廠睡袋收納袋。

實際使用的照片,目前為止保暖度都很足夠,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野營地均能勝任。部分原因也得歸功於 MSR Access 2 的防護性,諸多因素加成,才能配置出這個舒適的設定。

有次露營忘記帶保暖外套,直接把睡袋包在身上。

在山上用吊床睡覺也可以鑽進睡袋,這樣的午睡超級舒服!

這裡是上閂山鈴鳴前的730林道11.7K,行車終點的登山口,海拔約2,240公尺,起登前夜先到那邊露營。原本打算搭帳篷過夜,但林道這邊有點潮濕,怕早上醒來帳篷反潮不容易乾,於是和呆呆直接睡在車子後斗。攤開睡墊、打開睡袋,也是安安穩穩睡了一夜。

我問非常怕冷的呆呆睡得好嗎?她說睡到有點發熱,半夜還得起床脫外套才睡得著,因為睡袋在脖子的位置有拉繩,收緊後可以避免熱能外洩,還有多一層填絨的頸圈,可以包覆在脖子上,效果類似圍巾,在同級保暖度的睡袋上是較少見的設計,加上 ISUKA Air 450X 在比較怕冷的頭部和腳部有增加羽絨填充量,所以保暖度很足夠,讓她很滿意。

再分享一個小技巧,要是真的很怕冷,非常推薦買一個保暖的羽絨鞋套,類似上圖這款 ISUKA 羽絨營地保暖鞋。雖然還得多背190g,但自從呆呆用了類似款的羽絨鞋套後,怕冷的她已經很少喊冷了,這神奇的保暖效果絕對值得多背一兩百公克上山。畢竟冷到睡不著對體力的影響,絕對超過這不到兩百公克重量在身上的負擔。


3. 露宿袋
如果已經買好了睡袋、睡墊,卻依然睡得不夠暖,該怎麼辦?要知道,睡袋睡墊不是小錢,重新汰換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在此提供一個不花大錢的彈性解法:露宿袋。這是額外的裝備,也是一個保險機制,能在不更動原本設定的狀態下有效提升保暖度。

照片是在雙龍接人倫林道的停機坪營地拍攝,海拔約2,280公尺。那天我們睡開放式的天幕帳,由於出入口只能關一半,所以為了增加保暖度我們多帶了 ISUKA Open Air露宿袋(頭部附全閉式紗網,可防蚊蟲),空間夠大,可以完整容納睡墊和睡袋進去,同時把背包頂在頭部擋風。呆呆靠這個方法安穩睡了一晚。

我自己則是用 ISUKA 輕量GORE-TEX露宿袋,搭配 ISUKA Air280X 和 Uberlite睡墊,一夜好眠。

嚴格來說,露宿袋的用途是取代帳篷,用極精簡的方式在野外露宿過夜,所以它不屬於正統的保暖系統,因為防水,透氣度有限,有可能在內部形成反潮。但反正輕量化原則的彈性很高,不需要太拘泥形式規則,自己覺得舒服、可以接受就好了。

不過因為ISUKA Open Air露宿袋所用的WEATHERTEC布料透氣度很好,露宿袋睡了幾次都沒有反潮,若有這層顧慮的人可以優先考慮Open Air款式。

左:ISUKA 輕量GORE-TEX露宿袋,含收納袋實測重量386g
右:ISUKA Open Air露宿袋,含收納袋實測重量512g

如果覺得這兩款還是太重,可以改用緊急露宿袋,最有名的品牌當屬Adventure Medical Kits 推出的幾個SOL Bivvy款式。Escape款240g,Emergency款108g,都很輕,但是我用過的Emergency款強度不夠,使用次數有限,真的是僅限緊急使用的安全裝備。所以長遠來看,若想要使用得長久,就該選用材質強度更高的露宿袋。

在巒安堂過夜,屬於半開放式空間,露宿袋不用時可以放在最下面增加隔離度,真的很冷時還是可以套在睡墊和睡袋外面去增加保暖度。


結論

那如果加了露宿袋還是會冷咧?那就再套上雨衣雨褲吧,把所有能夠隔絕冷空氣的東西都用上,然後撐過那一晚,下山時再思考哪一樣裝備需要加強。目前我這套裝備就是透過反覆測試得來,沒有捷徑,也沒有標準解法,所以我覺得最難減重的就是睡眠系統,就像腰間的脂肪一樣難纏,勢必要經過一番努力才能成功甩肉。



三、炊事系統:爐具/鍋具/濾水/飲水


1. 天然燃料

最終極的輕量化炊事系統,就是使用天然燃料和基本鍋具,但生火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較高,撲滅火源後要恢復原狀的時間很長,不太符合效益。

我想起在PCT遇見的這位老兄,據他表示,上路以來他從沒用過瓦斯,全用營火解決三餐。他身上有濃濃的柴燒味,入夜後不用地布,套進睡袋後便依偎營火睡覺。在美國這叫牛仔式露營(Cowboy Camping),在台灣就叫野地露宿。浪漫歸浪漫,但真的太費工了。

他之所以能這樣用火,很大原因是美國相對較有彈性的用火規定,而且在國家公園或森林區可生火範圍內,通常營地會設置石頭圍起來的火圈,僅限重複使用的固定範圍,降低用火衝擊。照片在John Muir Trail拍攝。

介於野火和瓦斯爐頭之間的炊事系統是酒精爐組(左),或是搭配燃燒錠的輕量爐架(右)。我自己不習慣用酒精爐,燃燒錠則是不喜歡它燃燒的味道,所以斷然捨棄不用,想了解更多的人只能說聲不好意思,不在本篇文章的討論範圍。


2. 系統瓦斯爐
在PCT的主力鍋爐組是 MSR Reactor 1.7L ,史上評價最好的高效率系統爐,煮水速度超快,實測500毫升大約兩分鐘就沸騰,1000毫升是三分多鐘,你的泡麵還沒熟,水就已經煮開了(等等,水沒煮開本來就無法泡麵啊)。

重點是超省燃料,官方表示230g標準瓦斯罐可以煮水22升,這和我的經驗相差不遠,一天煮水四公升,總共可以撐六天,等於是24公升的驚人表現。因為不需多帶佔體積和重量的燃料罐,所以雖然整組重量要500g,MSR Reactor 仍是長距離徒步和輕量化愛好者的愛用鍋爐。

在泰國健行時,因為朋友的爐頭效率不夠高,於是我很好心地提供代客煮水服務 :P

但火力大也有缺點,那就是無法小火燉煮⋯⋯剛開始煮泡麵常常滿溢出來搞得很狼狽。後來才學會用「悶燒」的方式烹煮,只要水滾一下泡著,不熟就多滾幾次,不用幾分鐘就可以輕鬆開飯!但原廠不建議這種料理方式,畢竟它的強項是煮水,不是煮食,也因此我們只能用它煮水還原乾燥食物,沒辦法套用其他鍋子處理更多變的菜色。


3. 攻頂瓦斯爐
近來嘗試用 MSR PocketRocket Deluxe 防風火箭爐,搭配 MSR Trail Lite 2L 硬鋁鍋。

爐頭僅重80g,搭載電子點火器,煮水一公升只要3.5分鐘,官方數據是230g瓦斯罐可以煮60分鐘,所以一罐瓦斯平均可煮17公升,換算一天煮4公升水量,可以連走四天沒問題;鍋子重250g,鍋蓋有小孔可倒水,鍋把可以摺疊收納。兩者總計330g,和 Reactor 系統爐相比,成功減重 170g

而且省瓦斯這件事情只在長距離縱走時才有價值,如果走一天跟走四天都只用一罐瓦斯,那使用 MSR Reactor 就不是為了輕量,而是為了省時。所以權衡之下,用攻頂爐煮水是比較聰明的選擇。

如果改用攻頂爐頭,平底鍋甚至這種方形鍋都可以用了,料理法可以更多元。

不只可以從鍋爐系統去省重量,選擇烹煮時間短、快熟、方便攜帶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輕量化技巧。例如雞絲麵,把水煮沸後丟料理包和麵條進去,不用泡也不用煮,馬上就可以吃了。美味、輕量又方便。而且一定要黑雞牌才好吃!(可以視口味需求加入乾燥蔬菜和配料,增加營養和飽足感)

特別推薦內建掛鉤的長湯匙,可以直接掛在鍋把上。品牌我不知道,這是在泰國健行抽到的贈品。

自從用了 MSR PocketRocket Deluxe,我們比較可以用文火處理正餐。例如我們最愛的新加坡拉麵,加入超商買的好菇道、韓式炸雞和溫泉蛋,瞬間升級為豪華版。不過PocketRocket的火力不容小覷,偶爾還是會煮過頭而炸鍋,務必小心。

清洗鍋具的步驟是先用衛生紙擦過,接著煮一點熱水把油分解後,將那鍋熱水泡一杯茶、咖啡或熱巧克力蓋掉油味,完全不需要清潔劑。

拿來隔水加熱MUJI肉醬調理包,倒入 LUUMI BOWL 外食帶,然後將培根夾進吐司後沾著肉醬吃。罐頭裡則是鱈魚肝,非常對味!

巒安堂美好的晚餐時光。


4. 濾水器
Sawyer Squeeze 是我第一支濾水器,為了走PCT而購買,出水量大,但不幸在南加州因為在雪地結冰而陣亡。

後來改用Sawyer Mini,雖然出水速度慢了一些,但體積重量都縮水,可以直接套在寶特瓶上使用,看是要當過濾的容器,或是對嘴直接喝都可以,非常方便。

那時候最常用這種容量一公升的長型寶特瓶,重量輕又耐用,而且便宜,隨時可以汰換。平時可以插在背包兩側,方便偵測剩餘水量,要喝要濾也都很迅速。可惜這種水瓶台灣沒有,得從國外帶入。

比較一下Smart Water和Sawyer原廠水袋的重量,雖然重了20克,但我依然愛用寶特瓶,原廠水袋只偶爾用作取水裝水的容器,因為我無法相信不透明的容器。

現在使用的主力濾水器是中間的 Sawyer Micro Squeeze 高流量濾水器,重量62g,介於左右兩款之間。體積和舊款Squeeze相比大幅減少,長度也比Mini短一些,直接裝在水瓶上喝水更沒有阻礙,而且出水速度比Mini快很多,算是結合兩者優點後的改良品。

Sawyer的中空濾心能過濾99.9999%的細菌(沙門氏菌、霍亂和大腸桿菌)、原蟲(隱孢子蟲和賈第鞭毛蟲)與100%塑膠微粒,等於杜絕所有會讓你吃壞肚子的東西。官方表示可以過濾10萬加侖的水,換算為378,533公升,除以一天基本用量的4公升,等於可以連用259年,Sawyer很大方,包辦你這三輩子的濾水量了。

原廠包裝除了那個1公升水袋,還有吸管、清潔用注射筒、清洗用轉接環,這些我都不會帶,但那個白色橡膠墊圈很重要,因為它很容易掉,要是遺失了會漏水,很不安全,要帶著當備品。*除非是長距離縱走,否則不需要帶針筒,回家後再用它清洗濾水器即可。

2016的PCT結束後沒留下水瓶,有點惋惜,所以2017年又去了一次美國,特地買了最愛用的Smart Water 保特瓶,回台灣至今依然頻繁地重複使用。我的用法是直接裝進生水,接上濾水器後可以對嘴,也能夠把水濾到其他容器。所以和呆呆兩人出門只要帶一支就好,由我擔任濾水大臣,她的水瓶不會碰到生水。

平常就這樣收在背包兩側。


5. 吸管水袋
我自己習慣用水瓶喝水,方便計算剩餘水量。不過呆呆偏好用吸管水袋,因為她肩部關節有傷,要把手往後伸去拿水瓶是個高難度動作,所以我不只擔任濾水大臣,也是一名稱職的奉水大臣。但有時候兩個人距離拉太長,呆呆口渴會喝不到水,所以近期她又改回用吸管水袋。

為了輕量化,呆呆選用鴨嘴獸 Platypus Hoser 1.8L,重量是驚人的100g,超級輕!本體材質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無毒無味,不殘留異味,而且是100% BPA-free,可以裝進熱水,也有抗菌處理,比較不會發霉或孳生細菌。模組化設計可對應所有 Platypus 產品,例如外接濾水器、咬嘴防塵蓋,或是和其他容量的水袋共用吸管。

至於一般來說大家最關心的塑膠異味問題,憑良心講不能說完全沒有味道,但鴨嘴獸水袋已經是我喝過最沒有味道的飲水袋,而且在使用多次,並有乖乖清潔保養的狀況下,來自塑膠吸管的味道會逐漸遞,甚至水袋本體則是幾乎沒有任何異味了。

分享一個悲劇性的插曲,剛拿到吸管水袋那天將它擺在書桌上,沒多久發現家裡牙齒癢的小貓在啃一個東西,靠近後才發現竟然是全新的水袋!上面留有這樣的咬痕我想是凶多吉少,於是又買了一組回家,這款只能當作紀念品。

沒想到,最近一次上山我不信邪拿來用(當然有在家裡先測試),結果一整天下來竟然一滴水都沒漏!

我把Sawyer的瓶蓋裝上水袋,它就可以變成一般的取水容器了,重量約42g。所以要提醒大家多帶一個瓶蓋,也許用得上。

從PCT開始我就固定使用兩個 Platypus Platy 2L 鴨嘴獸水袋,一個只要36g,超級輕,上山必備,裝過難以估量的水,卻在智利的百內國家公園被老鼠咬壞一個。心痛啊,那可是伴我們走過幾千公里的裝備。

所以回台灣又去買了一個帶提把的 Platypus Platy Water Tank 2L 鴨嘴獸大開口儲水袋,重量是70g,稍重,但取水倒水方便很多,也可以打開夾鏈清洗內部,瀝乾的速度也更快、更方便。

現在炊事系統的設定儼然成形!

● 爐頭:MSR PocketRocket Deluxe,80g
● 鍋子:MSR Trail Lite 2L,250g
● 濾水器:Sawyer Micro Squeeze,62g
● 水瓶:Smart Water 1L,38g
● 取水袋:Platypus Platy 2L,36g
● 吸管水袋:Platypus Hoser 1.8L,100g(呆呆用)

水袋吸管掛在帳篷縫隙,煮飯煮到口渴隨時吸一口。舒適!


結論

我和呆呆在山上習慣吃簡單一點,早餐一份熱食或冷食,中餐吃營養棒和乾糧,晚餐再一份稍微豐盛的熱食。把食材的重量和烹飪的時間省下,奢望的美食下山再吃就好,不必急著在山上享受。從實際情況來看,不攜帶過量食物可以減少廚餘的製造,而如果食物種類清爽簡單,多少能避免清洗油膩鍋具所間接產生的環境衝擊。所以如果大部分裝備都已經輕量化了,那可能要思考,下一個要減輕的應該是「慾望」。



四、其它配件:登山杖



剛開始爬山不仰賴登山杖,覺得自己身強力壯,哪需要這種輔助道具?後來才明白這觀念大錯特錯,因為如果使用得當,登山杖會像另外延伸出來的兩隻腳,而四隻腳爬山當然會比兩隻腳來得有效率。上坡時輔助出力,下坡時幫助膝蓋減震,還能增加制動力、穩定度,可謂一舉數得。

PCT時養成使用登山杖的習慣,至今用過數種品牌,款式超過十種以上的登山杖,累積不少心得,因此歸納出一套評鑑登山杖的準則。

一定要輕,因為太重不順手,不用時徒增背負重量。但輕的款式通常價格較高,建議忍痛買下去,好好保養、清潔,可以用很久。而且高價登山杖通常有零件備品可維修,長遠看來是划算的投資。

無論收納方法是折疊式、快扣式、旋轉式,因為各有優缺點,所以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選擇慣用和喜歡的款式即可。折疊式體積最小,收進包包或帶出國很方便,但會受限於長度調整的彈性;快扣式快速方便,但收納後長度較長,攜帶不方便;選轉式登山杖可以做到非常輕,但使用時間一久會在關節處卡泥沙,導致阻力增加,直到它再也轉不開。

手帶要服貼,材質要親膚,畢竟那是長時間接觸的位置,是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

調整鬆緊度的快扣零件,必須是方便可調的結構。這相當重要,因為偶爾會發生快扣變鬆,結果已經把一部分身體重量轉移到登山杖,導致整支突然「縮管」!若是過危險地形會很恐怖,一不小心可能就摔下去了。

舉例來說,這是MSR DynaLock Ascent Carbon摺疊杖,使用時把杖桿拉直後在❶這個點卡住,接著鬆開❷的快扣延伸上半部,直到調整至需要的長度再扣緊。但因為金屬會疲勞,❷這個快扣有時會變鬆,為了避免突發性縮管,使用者要常常檢查鬆緊度是否合用

*不過使用至今,上山超過十趟,我和呆呆的MSR登山杖快扣都沒有變鬆。

這結構很像單車的座管,尤其同屬碳纖維材質,不能鬆,也不能太緊以免鎖爆。所以我非常欣賞 MSR DynaLock Ascent Carbon 這個設計,只要轉動那個齒輪就可以調整鬆緊度,所以用MSR這款登山杖從來沒有發生縮管的問題。

這齒輪有什麼稀奇的?如果你用過用十字螺絲鎖住,而且甚至得用平頭起子才能拴緊的快扣,一定會知道我看到這齒輪有多感動。出門在外,把螺絲起子帶在身邊的機率應該不大吧?

MSR DynaLock Ascent Carbon,材質使用碳纖維再包覆Kevlar防彈纖維,所以這款登山杖可以加上雪擋,連強度需求高的雪地也能使用。而快扣鬆緊度的調整方式是我用過最方便的設計,單手就能旋緊不需使用額外工具。重點是,外觀設計得非常好看,紅黑底襯顯眼的白字,每次帶上山都會被山友稱讚一番。


● S尺寸(100-120cm)收納後為36.2公分,單支實測重量227公克
● L尺寸(120-140cm)收納後為44.5公分,單支實測重量237公克(竟然只多了10g)

包裝會附上兩個阻泥板、兩個大面積阻雪板。

另一個很棒的設計,握把處內建收納用的魔鬼氈。

捲好後黏起來就可收得妥妥當當。

手帶的材質也非常舒適親膚,長時間使用不刮手,而且鬆緊度很好調整。個人給它五顆星!
結論

站在輕量化觀點,登山杖當然越輕越好,但它畢竟是一項安全係數需求高的裝備,安全性必須凌駕一切條件,所以結構性和強度是先決,其次才是重量。所以這也是我對 MSR DynaLock Ascent Carbon 有如此高評價的原因,因為它滿足我所有對登山杖的期待:質量好、重量輕,收納體積小,而且手帶材質舒適親膚,外型又好看,幾乎沒有可以挑剔的缺點。





總結



總結來說,這次的瘦身計畫成果如下:

1. 庇護系統:1,860g-628g=1,232g (雙人登山帳 > 天幕帳)
2. 睡眠系統:1,488g-929g=559g(舊系統 > 新系統)
3. 炊事系統:500g-330g=170g(系統爐 > 攻頂爐)

光這三套常用且必須背負在身上的裝備系統,已經成功減去1,961g,足足將近兩公斤的重量。

最後我想說,輕量化不只是數學問題,不是買新裝備後減掉幾克那麼簡單。最輕不代表最好,而最好不代表最合適,活用輕量化觀念,到野外反覆實際操作,歸納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裝備系統,遠比一昧降低基本重量(base weight)來得重要。輕量化固然會犧牲一點舒適度,但千萬不能讓自己受罪,那可就本末倒置,失去接近大自然最重要的生活態度,也就是「享受」。

Go light, but not stupid light.


*本篇文章與 榛樹林 合作,感謝提供一系列優質裝備測試。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