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森林裡的陌生人》獨居山林二十七年的最後隱士


前陣子很熱衷的閱讀主題是「獨居」,其中一本書是《森林裡的陌生人》,這本書講述一件震驚美國社會的真實事件,一位名叫克里斯‧奈特(Christopher Thomas Knight)的年輕人,在他20歲的時候獨自進入森林裡生活,長達27年的時間離群索居,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他沒有和任何人接觸、沒有說過一句話,只在某次偶然撞見一位登山客時,脫口而出說了聲「嗨。」

他躲避人群,生活所需的資源全靠偷竊得來,這樣的日子過了27年,直到他被積極埋伏意欲追捕他到案的警衛活逮。接著他得面臨法律訴訟,還得回歸他最感到痛苦的文明社會⋯⋯

我覺得書很好看,作者用報導文學的方式詳實紀錄和奈特的對話,也用各種角度深入探討「孤獨」,以及古往今來各類型「隱士」在社會結構裡扮演的角色演變。

讀起來有點像在讀強·克拉庫爾寫的《阿拉斯加之死》,透過大量的人物訪談和資料的搜集去拼湊原貌。但《森林裡的陌生人》有更強烈的真實感,因為故事的主人翁尚未死去,也直接提供許多第一手的資訊,包含為什麼要獨居?以及回到文明社會後的種種不適應。相較之下,《阿拉斯加之死》比較像是作者對早逝的克里斯多夫貼上自己對該事件的想像標籤與事後註腳。

對書裡一句話印象很深刻。奈特說:「孤獨讓某些可貴的東西增加……因為周圍沒有觀眾、沒有表演的對象,也就沒有必要定義自己。我變成一個沒有座標的人。

這和我一直以來的看法相同——為什麼大家常說要到山上「找自己」或「認識自己」?因為在山上不需要偽裝啊,已經夠累了,平時的矜持可以通通卸下,沒有觀眾,就不需要表演。因此一個人的好壞便會放大,好的更好,壞的更壞,因而能藉此理解自己的強弱與美醜。探底之後就沒有界限,也因而可以成為一個不需要被定義和自我定義的人了。

奈特的另一句話是:「我的慾念消失了。我沒有任何渴望,甚至沒有名字。用浪漫的話語來說,我完全自由了。

我想,只要有走過長距離步道,或是曾在山上生活過一段長時間的人,一定都能明白奈特的心境。慾望會被資源匱乏的環境慢慢抵銷,最終僅剩維持生命機能所需的最低需求;而在能夠體會完全的自由之前,必須要能夠對自己的時間擁有百分之百的支配權,而這權力的源頭就是在大自然裡掙脫時間的枷鎖,簡單來說,你關注的不再是分分與秒秒,而是日升和日落。

我的看法是,奈特看似孤立於人群,其實是隱入了整個大自然。而雖然從文字看來,山中獨居完全是一件令人嚮往憧憬的事情,但現代多數人根本撐不過一個小時沒有手機的生活,與他人產生聯結往往強過孑然一身的需求,這是本能,也是人類之所以選擇群聚生活的原因。

那些口口聲聲說懷念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日子的人,不正是同一群用手機在網路社群發牢騷的傢伙嗎?

所以當我看到奈特在山林裡被媒體曝光的居所,依然充斥許多現代產物,甚至他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各式各樣的甜食與糖果時,不免感嘆,人吶,還真是矛盾的生物。


奈特在森林裡的居所。(圖片來源

法庭上的奈特。(圖片來源


(以下文字摘自博客來

很多人都做過逃離現代生活的美夢,但實際採取行動的人少之又少。
這本書是一名男子獨居緬因森林長達二十七年、實現這個夢想的真實故事。
而他之所以遠走高飛,不是為了逃亡避難,純粹只是想獨自生活。


「一九八六年,二十歲的克里斯多福‧奈特開車離開麻州的住家,前往緬因州,從此潛藏在緬因森林中。聰明內向的克里斯獨居林中期間,從未與人交談,直到將近三十年後行竊被捕,才開口說話。即使在零下嚴冬,他依然在帳篷裡度過,憑藉勇氣和機智存活下來,並摸索出儲存食物和用水的巧妙方法,避免自己在野外凍死。他闖進附近的小木屋偷取食物、衣服、書刊和其他日用品,雖然只拿走基本生活所需,卻嚇壞了附近的居民。多年以來,住戶深受其擾,卻都無法破解接二連三的離奇竊案。

本書根據作者與奈特本人的多次訪談寫成,對奈特與世隔絕的生活做了詳細而生動的描述,也探討他為什麼離開塵世、隱居生活的所見所得,以及重返社會後面臨的挑戰。故事不但扣人心弦,也思考了孤獨、社群,以及何謂幸福人生的課題,讓一個決心按照己意過活並一一突破困境的隱士躍然紙上。」


給(渴望)獨居者的書單:

1. 森林裡的陌生人
2.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3. 絕冷一課
4. 阿拉斯加之死
5. 湖濱散記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