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走路的科學》「走路是一種能自我給予的治療藥物。」

因為喜歡健行,所以這幾年閱讀不少和走路相關的書籍,大多從心理面、哲學面去探討走路的本質,並綜合歷史、生態或社會學等層面,屬於比較理性面的剖析。但這本《走路的科學》很不一樣,作者謝恩‧歐馬洛是大腦實驗研究室教授,也是都柏林大學該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他試著從科學角度去探討走路對人類的影響,以及這個機制運作的原理。

乍聽會誤會這是一本艱澀的科普書,其實完全不是,透過好幾篇精彩的文章解析,我總算能從哲學面之外的角度,得知人為什麼會喜歡走路、需要走路,以及走路對人體產生益處的原理何在。但其實作者也不失感性,那些帶有詩意的文學筆觸,不會讓人覺得他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科學家。


他以蜉蝣的海洋生物「海鞘」為例,這種小型獨眼脊椎動物在幼蟲狀態有簡單的大腦,但成蟲後會固定在食物來源充足的岩石上,接著它會「吃」掉自己的腦袋,因為它再也用不到了。相反地,某種水母生物在未發展成熟時得攀附在物體上,但等它獲得自由漂浮的能力,便開始發展一套複雜的神經網絡,讓它可以移動、覓食。

「大腦是因為運動而演化的。如果你即將待在一個地方固定不動,周圍都是你的食物,那你為什麼還需要一個代價高昂的大腦呢?樹木沒有大腦,生命形態固著不動的動物也沒有大腦。但是如果你在運動,無論是尋覓食物、尋找伴侶或是尋找棲身之處,你都需要大腦。

人類的人生旅程也類似於此:我們出生時無助又無法移動,但接著我們發展出爬行能力,最終透過行走得到了自主權。」

談到運動減重,他當然有提到走路和熱量消耗的脈絡,可是為什麼走那麼多路、爬那麼多山還不會瘦呢?他引述學者的研究寫道:「儘管運動對我們有益,但我們總是會避免運動來保存能量,因為我們就是這樣演化的。」所以說,我們會發胖不是懶惰,而是為了生存啊

另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部分是大腦的「認知地圖」,透過神經訊號得知腳掌、腳踝和關節與身體的空間分佈,如此人類才有能力直立或行走,不會像機器人當機一樣錯亂。他寫道:「當你向前走,世界朝你身後滑過,這種感受稱為『膨脹流』。相反地,當你倒後走時,世界往你身前滑過,這種感受稱為『收縮流』。」

重點來了,研究顯示「比較擅長步行的幼兒偏好膨脹流刺激」,所以一般螃蟹學步車,嬰孩通常是用雙腳往前踢來讓自己往後方移動,從科學角度來說較不利大腦發展,因此家長們應該要讓孩子透過往前移動的學步車,藉此獲得較多的「膨脹流」去刺激大腦生長,例如滑步車或手推車。如果說這是人生的起跑點,家裡有吃奶幼獸的各位朋友們,請慎選學步工具。

作者還有許多篇幅談論走路是一種「行為疫苗」,具有治癒、療癒的作用,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力,激發工作的創造力,帶來愉悅的心情,舒緩憂鬱。每一個功效都有可驗證的科學基礎,但前提是身體要保持移動,癱在沙發上百害無一益,而且有人甚至這麼形容,「久坐不起是新型的煙癮」。

但還好,作者說:「然而,我們有一個美妙內建的修正機制,這是一種能自我給予的藥物,也是一個沒有不良反應的藥物:移動。」


衍伸推薦讀物是斐德利克.葛霍的《走路,也是一種哲學》,這樣哲學科學兩種角度都有了,對步行走路這件事情的心理生理本質會有更多認識,喜歡登山健行的人必看。

總之,疫情居家期間,請不要忘記安排運動 :)


//

《走路的科學: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原書名:In Praise of Walking: The new science of how we walk and why it’s dood for us

作者: 謝恩・歐馬洛
原文作者:Shane O’mara
譯者: 謝雯伃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4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