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手作之道》「真正重要的東西無法用眼睛察覺。」


手作之道》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撰寫,書裡精選全台17條手作步道,介紹步道行程、歷史、生態,以及志工群在步道施作的工法。透過手作步道去理解、關懷自然,進而體認人與土地的連結。

很久以前還是上班族的我,應公司的要求去上了一堂所費不貲的「成長課程」,內容忘得差不多了,但講師說到的一句話讓我記到現在,而且仍不時引以為鑒。

他說:「每個人對每件事情都有責任。」


這句話完全不合邏輯,因為我們怎麼可能管得著每件事,而每件事的責任也不可能都算在我們頭上。但其實如果細細思想,這句話想強調的是承擔責任的「自覺」,也就是說,我們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都能影響某一個事件的去向。

當然啦,日常微小的選擇不至於像蝴蝶振翅一樣引起風暴,但假設我們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在人類群體,乃至於在大自然裡所扮演的角色,就會發現人雖然渺小,對許多事情其實仍具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影響力可大可小,以登山健行為例,一步一步走就能累積數百數千公里的距離,這是滴水穿石的力量;但每踏出一步也同時會在土地留下痕跡,累積百萬次千萬次的踩踏,加上環境變遷和地貌改變,許多路徑可能就會因此毀損。

不再使用的路會從此消失,靜待重見天日的那一天;而還在走的路勢必需要動工修築、維護,讓它能繼續發揮價值。但早期步道工程往往以水泥鋼構取代就地取材的天然材質,不僅衝擊環境,也干擾視覺。

因此自千里步道協會成立的十五年以來,不只致力於建構屬於台灣的長距離步道(國家綠道系統),也在全台各地乃至離島推廣手作步道的工法與精神,協同公私部門與無數的志工群,捲起袖子、扛起巨石,在步道上奉獻汗水與熱血,用石塊、泥沙,為所有步行者搭建穩固、安全,且期許能與環境永續的山徑。

我對《路:行跡的探索》書裡的一段話印象很深刻。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志工伍迪表示:「對山徑修築團隊來說,最大的讚美就是『這條路不像費盡千辛萬苦才完成的』。」這段話對應銘謙老師所述「真正重要的東西無法用眼睛察覺」,很忠實地體現了手作步道的可貴:融入環境,並與自然共存。而這不也是人與自然該有的相處方式嗎?

下次走到山上,不妨觀察一下腳下的步道,或許那就是一條毫不起眼卻完美掩飾過多人工鑿痕的「手作步道」。


我們從PCT回來台灣後,曾經參與一小段微不足道的手作步道工程,也從樟之細路開始成為默契上的國家綠道試走員,陸續走了山海圳和淡蘭古道。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哪怕只是貢獻一小部分,也希望長距離步道的文化能在台灣越來越成熟並受到大家的喜愛,進而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

徐銘謙老師在導論裡引用「三個砌磚工人」的小故事,大意如下:在中世紀某個歐洲小鎮,某位路人看見三名工人在大太陽底下工作,他問第一個工人在做什麼呢?第一位工人回答:「我在砌磚頭。」第二位工人回答:「我在砌一面牆。」第三位工人則自豪地表示:「我在建造一座百年後將流傳於世的大教堂。」

我常懷抱第三位工人的心情看待建構中的國家綠道,也許軟硬體還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也許走得人還不夠多,但我們一直都認為,現在只是站在起點的位置罷了,路還很長,未來還有50年、100年要走,屆時台灣必定會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長距離徒步文化,以及無數條和環境友善共存的手作步道。

今年是阿帕拉契山徑倡議興建以來的一百週年,在1921年當時,沒有人認為這條步道會成功,甚至有人能夠一次完成3,500公里的挑戰。但事實證明,阿帕拉契山徑已是世界長距離步道的精神指標,影響無數,且仍持續茁壯。手作步道是百年事業,這話可是有憑有據啊。

「從問題的一部分,轉變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從山林的消費者轉變為照護者」,這是期許,也是責任,對應開頭「每個人對每件事情都有責任」那句話,銘謙老師在導論有一個很棒的結語:「每一個個人微小的行動,如果有意識地回應照護自然的目標,就會成為整體拼圖的一部分,當拉長時間的尺度來看,就會看到身在其中的意義。」


2017年參與一小段大坑5-1號步道的手作工程,幾十個人耗了一整天只完成區區幾公尺,可以想像要完成一條手作步道得花費多少心血。

《手作之道》精選全台17條手作步道,你走過哪些呢?

這些是我們曾經走過有千里步道協會參與手作步道工程的路線。



如果想知道更多手作步道的資訊,推薦幾本書:
1. 手作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2016)
2. 手作之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2021)
3.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徐銘謙, 2015)
4. 走路・回家(小野, 2021)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