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N】山腳下的金黃:藺草的故鄉 — 苗栗苑裡



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普遍重男輕女,其中一個原因是男孩子的勞動力產值較高。但有個純樸小鎮竟然相反,家家戶戶都捨不得嫁女兒,甚至開玩笑說連外地人也不太敢娶,因為聘金太高了。

這個地方是苗栗縣苑裡鎮,因栽種的藺草品質堪稱世界之最,藺編工藝也相當成熟,在日治時代和光復後,曾是大量外銷的農產製品,僅次於糖和米,最盛時期光是草帽就有一千六百多萬頂賣到海外,其中最大宗的買家來自日本。

品質好的藺草可以編草蓆、坐墊、枕墊等寢具,是高級品,有錢人才能享受,常見於高檔飯店和大戶人家。另外如草帽、煙盒和小配件等等,則是紳士階級的愛用物,也是用來送禮的上等貨。品質一般或劣等的藺草也有利用價值,可以做草繩,或是拿來綁肉粽。

苑裡藺草品質好,藺編製品價格跟著水漲船高,在日治昭和時代,苑裡鎮最多約有一萬兩千人從事藺編,從事者幾乎都是婦女,跟著媽媽學來的手藝再傳給年輕的女兒,光靠藺編賺到的錢,堪比當時兩甲農地的產值,無怪乎苑裡當時有「重生女不重生男」的說法。

但接下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能推理出來。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天然的藺草被塑膠製品代替,而只能仰賴人力栽種、收割、編織的藺草產業,因為效率遠低工廠製程而快速凋零。

直到千禧年後,苑裡鎮的山腳社區開始著手復興藺草產業,把已經退休的阿姨、阿嬤召集回來,並且成立學會、開辦課程,用熱情和感情推廣藺編文化,期望讓這項百年工藝能繼續流傳到下個世代。

*特別感謝「臺灣手藺x台灣藺草學會」提供顧問並協助拍攝。

▎KEEN TAIWAN 關心在地文化與環境永續 ▎



天然藺草是大自然賞賜的寶物


藺草編織工藝已流傳近三百年,最早可追溯至清國雍正時期,平埔族婦女利用生長在大安溪河床的藺草編製生活用品,爾後漢人移民向原住民學習這項手藝後將它發揚光大。

苑裡的藺草是難得的優良天然材質,有很好的韌性、彈性和吸濕效果,並且具有獨特的淡淡草香,濡濕了不怕發霉,用陽光曝曬一下就能恢復效果,使用多年後還會養出獨特的光澤。

環保、天然,這樣的材質已是現代少有,在工業石化產品氾濫的年代,藺編工藝凝聚了一個地方跨世代的情感與記憶,不只是值得保護的文化資產,也提醒著我們要珍重大自然和它所給予的資源。

藺草田雖已大幅減少,但它沒有消失,仍舊在山腳下閃耀著金黃。


亞洲不少地區都有生產藺草,但根據早年日本人的調查,大安溪從火炎山分支後沖刷的平原地區(大安溪至苑裡溪短短十多公里範圍內),也就是苑裡鎮山腳里一帶栽種的藺草品質最好,質地細緻堅韌,還有其他地區沒有的清淡草香。

苑裡藺草又稱「石草」(其實應該是蓆草,但誤傳已久就變成石草了),最多一年可種三期。第一期採收在端午前後,稱為「早草」;第二期在中秋之後,稱為「允仔草」,是工藝師最喜歡編織的材料,因為「草性」較好;第三期為保留母株,所以休耕,或改種水稻。(照片攝於中秋連假後的9月15日)


*****



這是9月15日的清晨,天還沒亮就開車出發到苑裡山腳,在天色微亮之際開始一天的農活。

下田割草時發現農地裡出現數萬隻紛飛的小白蟲,有點嚇人⋯⋯(鞋款是 Keen Targhee III)

原來這是蚜蟲(放大看其實有點可愛),因為採收時間稍微晚了才冒出來的不速之客。但還好這影響不大,趕緊採收後拿去曬太陽就能驅蟲了,等到曬乾稍微清理一下即可。

為了保護纖維的完整性,割藺草只能仰賴人力,處理起來非常費工。但過來割草的叔叔阿姨們個個手腳俐落,完美發揮已累積數十年的經驗。

藺草在早年是高經濟作物,民國63年官方調查的種植面積高達158甲,民國37年則是更驚人的305甲(數據來自朝陽大學王振勳副教授之考據),後來再縮減至50甲左右。但現今苑裡的藺草田已剩不到一甲地,非常稀有,採收當天甚至有路過的婦人直接開價要買。

台灣藺草學會的黃增楨秘書長向我們解說藺草的生態與文化。

苑裡的藺草剖面呈正三角形,質地柔韌有彈性,有吸濕的特性,是一般草的二到三倍,特別適合做草蓆、帽子或是坐墊、鞋墊等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用品。

「播州の達人」

第一次下田割草,不知道該準備什麼樣的穿著,索性短褲短袖上陣,再搭一雙 Keen Nxis 登山鞋(還好一隻蚊子都沒有)

看我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其實割沒幾下就累了,實在是相當佩服大哥大姐們的功力和耐力)


割下來的藺草用麻繩捆好,集中到藍色小卡車上。


呆呆興奮地跳起「藺草之舞」(才怪)


新鮮藺草含有許多水分,所以要立刻用陽光高溫曝曬。

曝曬藺草需要大面積的空地,上圖是跟青埔生命紀念館借停車場曬草,下圖則是回到藺草學會所在地的慈護宮外繼續曝曬。

山腳的慈護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供奉媽祖。近年成為台灣藺草學會的運營據點。

台灣藺草學會 http://www.taiwanlin.org.tw/zh-TW/index/

慈護宮的一樓幾乎都是台灣藺草學會的辦公室和教室,但仍可見到幾尊「大仙尪仔」擺放在角落,形成有趣的畫面。

這個步驟叫「掠草」,將一大捆曬乾的藺草徒手抓起來,將等長的藺草分成小捆。

秋草比春草短,大約160公分左右,「掠草」時得把手舉得老高,手臂肌肉會非常痠疼,所以站在桌子上抽草是比較省力的做法。

這只是一小部分的藺草,光這個步驟就要進行好幾個工作天。很難想像,早期規模是現在的幾百倍時,整個苑裡要投入多少人力才能消化掉?

「掠」好的成捆藺草隨即拿到室外曝曬。


曝曬時機非常重要,必須是晴朗無雨的天候才行。照片是採收後一週的狀態,還需要再曬兩週直到變成金黃色為止。

用紅繩綁好一端,讓藺草呈扇形曝曬。曬過一陣子後再換邊綁,這樣就能讓藺草曬得均勻了。

曬草時為了避免纖維斷裂,必須小心呵護,盡量不要折到。

一週後,在慈護宮外的臨時曬草場。


曝曬一週的藺草還帶有一點草青色(剛好和腳下的 Keen Jasper 同款配色),得要用紅繩換邊綁並繼續曬,這樣藺草兩端才能曬成均勻的金黃色。

這個步驟是「析草」,用細針將藺草切為兩根或三、四根,越細越費工,但品質也越好,價格當然就更高了。可以從下圖草帽的編織粗細程度來辨別,便宜的帽子大概一千塊台幣或更低,細膩的草帽可以賣到兩三千塊,價差很大喔。

等到草都曬乾了,正式編織前要用木槌「搥草」,噴一點水後把草槌軟才不會割手或斷裂。

「揉草」將搥過的草,用雙手在類似洗衣板的工具上揉散。

等到上述的前置作業完成再經歷「鋪草」,這才正式進入編織的階段。

藺編師都是在地板或矮凳上作業,或者坐在一座1.5平方公尺左右的工作台上。這個姿勢若是新手來做,常會搞得腰痠背疼吃不消,但對這些老師傅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了,因為藺編的「手力」要強,若是擺在桌面上製作會紮不緊,做出來的東西就容易鬆散不成形。(照片是工藝師吳淑芬,後面那位是她的姊姊)

工藝師「阿卿姐」(吳彩卿)閒聊從小看著大人編藺草,邊看邊學,慢慢摸索後也就這麼出師了,而且一做就是幾十年。曾經因產業沒落中斷過一段時日,直到近年才回到這個熟悉的工作崗位。阿卿姐說剛開始回來做藺編有點生疏,但這畢竟是存在骨子裡的技藝,沒過多久就找回手感了。

做好的半成品一樣得繼續曝曬(下圖是台灣藺草學會體驗課程會學到的「藺草小鹿」)

台灣藺草學會不只推廣,也開辦教學與工藝師認證考試,試圖讓這流傳百年的工藝不致湮滅。

五點是下班時間,工藝師離開工作台之後,會用一塊板子把編到一半的藺草蓋好。問大家為什麼這麼做呢?阿姨們回答:因為會有貓咪偷偷跑進來玩草。(下圖就是我拍到的嫌疑犯 XD)

誒,不可以玩草喔。

經典的藺草帽和後期開發的新商品,典雅又美觀 :)

在苑裡鎮內閒晃的時候,發現很多居民們的安全帽,裡頭都有一張藺編的墊子,可以幫助吸汗止臭,真的是很在地的應用!


不得不說,戴了藺草帽之後,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呢 XD

為了這身造型,特地搭了皮革款的 Keen Jasper Rock。

感謝大家收看,敬請期待下一篇!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