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大的戶外品牌都有自己的旗艦系列,投注最多心力研發設計,將最新最好的技術導入產品。這除了是一種火力展示,也是本著引領產業前進的開創精神,為所有戶外愛好者提供一個更好的選擇。
而長毛象 Mammut 的標竿之作,絕對非「EIGER EXTREME 艾格極限」系列莫屬。從1999年在艾格北壁宣示性的攀登後,艾格極限亮橘+亮藍的醒目配色,以及大大的「X」標誌,就此深植人心,成為戶外專業與安全的代名詞。
歷經多年,艾格極限也開始發展出呼應不同需求的旁系,例如 Mammut 在去年推出的「Eiger Speed」,就是專為追求快速攀登和高效率登山而設計的全新系列,產品具有輕量化、高透氣性和快乾等特色,讓登山者在挑戰高山時能夠同時兼顧敏捷、舒適與安全。
目前 Eiger Speed 系列產品包括外套、褲子、中層,以及鞋子和腰帶等配件,雖然品項還不多,但定位非常鮮明,適用於野跑、Fastpacking、滑雪、冰攀等戶外運動。不過我認為,在台灣這種溫暖的亞熱帶國家,Eiger Speed 輕薄透氣的設定正好符合某些輕量化玩家的需求,倒不見得一定要用於上述的極端環境。
如果很喜歡 Mammut 最高等級的艾格極限系列,但總覺得有點厚重,實穿機會不高的話,Eiger Speed 會是很好的新選擇喔!

Mammut Eiger Speed ML Hybrid Hooded Jacket

但像我們這種慢慢走的人穿起來也不違和啦,可以把它理解為比較薄的軟殼或刷毛外套,用於低溫涼爽氣候或高山,在需要快速排汗又要兼顧保暖防風的環境中使用。
情境設定:
● 郊山、中級山或溫暖地區的備用保暖衣物,靜態休息時使用。
● 秋冬、高山或雪地使用的行進間中層,動態保暖使用。
▲官方影片介紹
▲重點特色
● Body-mapped科技材質拼接,提供出色溫度調節和濕度管理● 合身帽兜可配戴頭盔
● 兩個網袋前袋
● 平整接縫,減少摩擦、提高舒適度
● 彈性合身下擺
● PFC-free DWR防潑水處理
▲男女款

男款是長毛象極限艾格系列標誌性的橘色(Safety Orange),女款也是很亮眼的藍色。

怕太鮮豔的話,Eiger Speed ML Hybrid Hooded Jacket 另外還有夜藍色的低調選項。
▲剪裁版型

● 藍色透氣布(84% Polyamide, 16% Spandex),重量輕、彈性佳、觸感滑順、強韌且耐磨,薄薄一層拼接在核心、後背和腋下容易出汗的地方,有助快速吸濕排汗。



整個手臂延伸至腋下到後背,都是輕薄有彈性的深藍色布料,負責透濕排汗,讓身體保持涼爽;橘色布料較厚,負責保暖、抗風。
▲背部

在後背位置挖一個X形的孔洞,排汗通風效能增加多少我不曉得,但這真的是帥呆了,只有艾格極限系列會做這種設計!


整個手臂延伸至腋下到後背,都是輕薄有彈性的深藍色布料,負責透濕排汗,讓身體保持涼爽;橘色布料較厚,負責保暖、抗風。
▲背部

▲帽兜
帽兜彈性很好,戴上後非常貼合頭型,這是為了讓頭盔可以好好安置在頭頂的設計。女款的帽兜設計很貼心,特地幫馬尾做了一個開口,把頭髮晾在外面就不會接觸黏黏的皮膚,也能減少摩擦搔癢的刺激感(真是周到啊!)
▲下擺


為了輕量,僅用彈性織帶讓外套下擺服貼身體,鬆緊度剛剛好,移動時不會往上捲還蠻不錯的,不需要一直調整。
▲下擺


為了輕量,僅用彈性織帶讓外套下擺服貼身體,鬆緊度剛剛好,移動時不會往上捲還蠻不錯的,不需要一直調整。
▲袖口
稍長的衣袖在大拇指的地方做了開孔,可以直接當半截手套使用。彈性非常好!
Mammut 的外套如果會做雙向拉鍊,通常是比較厚重或是下擺較長的款式。但 Eiger Speed ML Hybrid Hooded Jacket 的取向是輕便敏捷,布料也比較透氣有彈性,而且偏向會長時間穿著,所以只做了「單向」拉鍊的設計。
Mammut 的外套如果會做雙向拉鍊,通常是比較厚重或是下擺較長的款式。但 Eiger Speed ML Hybrid Hooded Jacket 的取向是輕便敏捷,布料也比較透氣有彈性,而且偏向會長時間穿著,所以只做了「單向」拉鍊的設計。
▲口袋
Eiger Speed ML Hybrid Hooded Jacket 最有特色的設計應該就是腹部這兩個大口袋了!和一般插手口袋不一樣,有點類似袋鼠的育幼袋,要從上方開口進出,容量非常大,彈性也很好,方便塞補給品如營養棒或果膠,即使穿上背包腰帶也不受影響。
除此之外,左側「育幼袋」裏面還有一個小拉鍊袋,可以用來收納小物,相當實用。▲收納體積/重量
只要用腹部任一邊的大口袋做反向收納,就可以將整件外套收得很小。

ASIA L尺寸實測是282.5公克,比官方提供的301公克還要輕。
季節:九月底,由秋入冬之際
氣候:晴朗、陰雨、大雪、寒冷、潮濕⋯⋯
氣溫:攝氏-8°~20°
海拔:約2,800~3,700m
場合:多日健行

2023年9月底的北北印喀什米爾七大湖健行,此時此地山區晚秋的氣候跟台灣冬季百岳非常接近,溫度與溼度都差不多。考量高山地區的天候,以及長天數長距離的路線條件,為了兼顧輕量化和舒適度,行進間決定用整套艾格極限應對,中層外套是橘色的 Eiger Speed ML Hybrid 連帽外套,長褲是舊款的 EIGER Eisfeld Light So 長褲。ASIA L尺寸實測是282.5公克,比官方提供的301公克還要輕。
戶外實測
【北北印・喀什米爾七大湖健行】
季節:九月底,由秋入冬之際
氣候:晴朗、陰雨、大雪、寒冷、潮濕⋯⋯
氣溫:攝氏-8°~20°
海拔:約2,800~3,700m
場合:多日健行

其他行進間的搭配是:
・底層 Mammut QD LOGO長袖上衣
・鞋子 Mammut Sertig II Mid GTX 中筒登山健行鞋
・保暖外套 Rab Mythic G(休息時換上)
・防水外套 Mammut Taiss HS Hooded Jacket(雪地降雨用)

前兩天比較濕冷,尤其是第二天半夜突如其來的降雪,在緊急下撤的行進中只穿長袖薄中層、Eiger Speed ML Hybrid中層,以及一件防雨的 Taiss HS 硬殼雨衣。這時候的溫度很低,攝氏約-8度,隨著高度下降在通過雪線後才回溫到攝氏10~12度左右。
行進間有出汗,但底層和中層相疊後的排汗效果不錯,打開外套通風後很快就乾了。保暖度則是剛剛好,維持在一個不悶熱也不感到冷的狀態。對照過去三件式洋蔥穿法,常常因為行進間忽冷忽熱而頻繁穿脫的麻煩,這樣的搭配我覺得相當理想。

第三天之後都是晴朗的天氣,白天行走時的體感溫度大概是10~20度左右,風吹時會覺得冷,所以我在底層外再加一件 Eiger Speed ML Hybrid 中層,帽兜戴上可以擋風,搭配羊毛頭巾幫臉部防曬。
這幾天這件外套幾乎隨時穿著沒有脫下,手臂、肩頸和核心等位置的保暖度和親膚性相當不錯,幾乎可以當作厚底層來穿了。而 Eiger Speed 系列強調的速乾排汗功能,也在必要時發揮功效,汗水排得比想像中快,以往這種非羊毛材質的貼身衣服在經過三天之後都會有點汗臭味,但這次穿了七八天,下山後竟連一點味道都沒有,真的是有點厲害。
——————
季節:二月底,春天
氣候:陰冷、曝曬
氣溫:攝氏15°~30°
海拔:約160~320m
場合:單日健行約15公里
走了一小段身體發熱後才脫下來,之後在進入正午曝曬路段之前,一直都把 Eiger Speed ML Hybrid 中層穿在身上,搭配短褲,下半身涼爽上半身清爽的穿法還不賴,比我之前上半身穿薄風衣外套舒服很多。

恆春的海風很強,受風面的體感溫度很低,讓我非常依賴 Eiger Speed ML Hybrid 連帽帽兜的防風保暖功能。

行進間發現這口袋的另一個妙用,可以把相機鏡頭塞進去,移動時就不會一直晃來晃去了!

長麵包沒地方放嗎?這個口袋可以直接塞進去一整根⋯⋯



這種又冷又曝曬的氣候穿 Eiger Speed ML Hybrid 中層真的是剛剛好。

呆呆是行進間很怕熱的人(跟我相反,我是怕冷),通常這樣的外套她會比我更穿不住。但因為 Eiger Speed ML Hybrid 的透氣效果真的很好,所以呆呆可以一直穿在身上。


登頂大山母山後下切到樹林裡休息,不用脫下來也不需要再加一件外套,就這樣舒舒服服地坐著。直到後來接近正午開始進入曝曬路段,氣溫急速攀升後,我們才將 Eiger Speed ML Hybrid 脫下,只穿一件薄底層繼續走完回程的路。
呆呆說:「這是一件不管怕熱或怕冷的人都可以穿得舒適的外套。」這句話語意簡單,但其實把行進間登山服飾最基本的穿搭原則講得明明白白 1. 不要熱到大量流汗 2. 不要冷到著涼。有一點登山經驗的人,絕對可以明白這兩點的重要性 🙂

除了中層外套,今年也推出一款同屬 Eiger Speed 系列的防水外套「Eiger Speed HS Hooded Jacket」,使用自家的 Mammut DRY Active三層結構防水布料,防水係數20000 mm,透濕度 20.000 g/m²/24h。標準版型,下擺和衣袖稍長,雙手和身體可以活動自如。
防水效能不意外,已經做到很高標了。但這件外套的重點是重量極輕,手感摸起來比Gore-Tex Paclite 還薄,穿起來的摩擦噪音也小很多。官方數據顯示男款只有264公克,女款253公克,這有多輕?使用 Gore-Tex Pro 三層布的 Mammut EIGER V Nordwand Pro 防水外套重量是620克,這件外套輕了一半以上!


為了將重量降到最輕,這件外套沒有插手口袋和一些彈性繩配件,有些人可能很介意,但我跟呆呆反而比較喜歡這種俐落的設計,因為上背包腰帶後兩側口袋幾乎沒有用處。


整件外套只有帽兜後面有一個彈性扣可以調鬆緊度。

袖口捨棄魔鬼氈,僅用鬆緊帶。

下擺也只用鬆緊帶處理。


實用的胸前拉鍊口袋,裏面有一個附送的橘色收納袋。

很喜歡這個做得很精緻的收納袋!

整件外套收進去後,比一個Nalegene 650ml的水壺還要小,大幅減少攜帶體積。


這麼小一件,攜帶超級方便,如果是當天來回的路線以後就帶這一件了!

・底層 Mammut QD LOGO長袖上衣
・鞋子 Mammut Sertig II Mid GTX 中筒登山健行鞋
・保暖外套 Rab Mythic G(休息時換上)
・防水外套 Mammut Taiss HS Hooded Jacket(雪地降雨用)

前兩天比較濕冷,尤其是第二天半夜突如其來的降雪,在緊急下撤的行進中只穿長袖薄中層、Eiger Speed ML Hybrid中層,以及一件防雨的 Taiss HS 硬殼雨衣。這時候的溫度很低,攝氏約-8度,隨著高度下降在通過雪線後才回溫到攝氏10~12度左右。
行進間有出汗,但底層和中層相疊後的排汗效果不錯,打開外套通風後很快就乾了。保暖度則是剛剛好,維持在一個不悶熱也不感到冷的狀態。對照過去三件式洋蔥穿法,常常因為行進間忽冷忽熱而頻繁穿脫的麻煩,這樣的搭配我覺得相當理想。

第三天之後都是晴朗的天氣,白天行走時的體感溫度大概是10~20度左右,風吹時會覺得冷,所以我在底層外再加一件 Eiger Speed ML Hybrid 中層,帽兜戴上可以擋風,搭配羊毛頭巾幫臉部防曬。
這幾天這件外套幾乎隨時穿著沒有脫下,手臂、肩頸和核心等位置的保暖度和親膚性相當不錯,幾乎可以當作厚底層來穿了。而 Eiger Speed 系列強調的速乾排汗功能,也在必要時發揮功效,汗水排得比想像中快,以往這種非羊毛材質的貼身衣服在經過三天之後都會有點汗臭味,但這次穿了七八天,下山後竟連一點味道都沒有,真的是有點厲害。
——————
【恆春・大山母山】
季節:二月底,春天
氣候:陰冷、曝曬
氣溫:攝氏15°~30°
海拔:約160~320m
場合:單日健行約15公里


恆春的海風很強,受風面的體感溫度很低,讓我非常依賴 Eiger Speed ML Hybrid 連帽帽兜的防風保暖功能。

行進間發現這口袋的另一個妙用,可以把相機鏡頭塞進去,移動時就不會一直晃來晃去了!

長麵包沒地方放嗎?這個口袋可以直接塞進去一整根⋯⋯



這種又冷又曝曬的氣候穿 Eiger Speed ML Hybrid 中層真的是剛剛好。

呆呆是行進間很怕熱的人(跟我相反,我是怕冷),通常這樣的外套她會比我更穿不住。但因為 Eiger Speed ML Hybrid 的透氣效果真的很好,所以呆呆可以一直穿在身上。


登頂大山母山後下切到樹林裡休息,不用脫下來也不需要再加一件外套,就這樣舒舒服服地坐著。直到後來接近正午開始進入曝曬路段,氣溫急速攀升後,我們才將 Eiger Speed ML Hybrid 脫下,只穿一件薄底層繼續走完回程的路。
呆呆說:「這是一件不管怕熱或怕冷的人都可以穿得舒適的外套。」這句話語意簡單,但其實把行進間登山服飾最基本的穿搭原則講得明明白白 1. 不要熱到大量流汗 2. 不要冷到著涼。有一點登山經驗的人,絕對可以明白這兩點的重要性 🙂
同場加映:Mammut Eiger Speed HS Hooded Jacket

除了中層外套,今年也推出一款同屬 Eiger Speed 系列的防水外套「Eiger Speed HS Hooded Jacket」,使用自家的 Mammut DRY Active三層結構防水布料,防水係數20000 mm,透濕度 20.000 g/m²/24h。標準版型,下擺和衣袖稍長,雙手和身體可以活動自如。
防水效能不意外,已經做到很高標了。但這件外套的重點是重量極輕,手感摸起來比Gore-Tex Paclite 還薄,穿起來的摩擦噪音也小很多。官方數據顯示男款只有264公克,女款253公克,這有多輕?使用 Gore-Tex Pro 三層布的 Mammut EIGER V Nordwand Pro 防水外套重量是620克,這件外套輕了一半以上!


為了將重量降到最輕,這件外套沒有插手口袋和一些彈性繩配件,有些人可能很介意,但我跟呆呆反而比較喜歡這種俐落的設計,因為上背包腰帶後兩側口袋幾乎沒有用處。


整件外套只有帽兜後面有一個彈性扣可以調鬆緊度。

袖口捨棄魔鬼氈,僅用鬆緊帶。

下擺也只用鬆緊帶處理。

沒有腋下拉鍊,但主前拉鍊有雙向開口,方便悶熱時打開來通風。

實用的胸前拉鍊口袋,裏面有一個附送的橘色收納袋。

很喜歡這個做得很精緻的收納袋!

整件外套收進去後,比一個Nalegene 650ml的水壺還要小,大幅減少攜帶體積。


這麼小一件,攜帶超級方便,如果是當天來回的路線以後就帶這一件了!

整套 Mammut 給它穿起來!

包含我們先拿到的夜藍色樣品,上圖是 Mammut 官方釋出的其他配色。好消息是,目前確定會引進,但發貨時間還沒確定(總部官網顯示為coming soon⋯⋯),所以有心想要購買的話請關注Mammut Taiwan 官方社群平台喔!
*註:各店進貨顏色不同,建議先致電門市確認是否有庫存,再過去試穿或購買。*註:詳細款式、價格、經銷點請洽臉書專頁:Mammut Taiwan 或官網 www.mammut.tw

包含我們先拿到的夜藍色樣品,上圖是 Mammut 官方釋出的其他配色。好消息是,目前確定會引進,但發貨時間還沒確定(總部官網顯示為coming soon⋯⋯),所以有心想要購買的話請關注Mammut Taiwan 官方社群平台喔!
*註:各店進貨顏色不同,建議先致電門市確認是否有庫存,再過去試穿或購買。*註:詳細款式、價格、經銷點請洽臉書專頁:Mammut Taiwan 或官網 www.mammut.tw
————————————————————
————————————————————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