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要踏上南美這塊土地——心裡總是這麼設想,只是從未將計畫納入排程,所以沒預料到會是這樣的因緣際會,讓Sony Taiwan搭起這座橋樑。
亞馬遜雨林、安地斯山脈、巴塔哥尼亞,拉丁美洲獨特的文化與風光,以及獨樹一幟的色彩表現,是熱愛旅行與攝影的人不能不造訪的一塊大陸。縱使已有無數個旅人在此述說無數篇故事、無數對渴望的雙眼在此拍下無數張凝結的光影——南美,依然彷彿藏有許多秘密和未被發掘的角落,只消潛入、埋伏,在那魔幻一刻發生的瞬間,靜靜按下快門,將失落和感動打包。
是的,說來有些難為情,這次就讓我這個業餘攝影愛好者來聊聊拍照這回事吧 :P
器材

目前使用的鏡頭有三個,如上圖。
其中FE 24-105mm G Series 這個變焦鏡,是最開始用來搭配A7M3的主力鏡,所以在這趟南美行之前,已經足足累積一年的使用經驗,可以說是操作最上手、最熟練的鏡頭。在往常以背包客旅行、健行為主的行程,因為無法攜帶複數鏡頭(背包裝不下也背不動),所以非常倚賴單一鏡頭去應付所有的拍攝需求。
SEL24105G防塵、防滴、防手震(戶外必備),恆定光圈F4.0,而且畫質銳利(拉到105mm再經過裁切也依然清晰)、對焦速度又快又精準(在不斷移動的健行活動中極度仰賴快速對焦),而且焦段足以符合大部分的拍攝需求,個人認為可說是ALPHA系列全幅旅遊鏡的最佳選擇,在重量、價格、畫質和焦段設定上取得一個非常優秀的平衡。
因此當初挑選鏡頭時沒有太多疑慮,也帶著這個組合走了很多地方,像是瑞士、葡萄牙、西班牙、日本、泰國,以及這次的南美(當然期間也在許多台灣山區出沒)。事實也證明,不管是使用者評價,或者鏡頭本身的表現,都不負它被公認為最適合旅行使用的鏡頭。
不過這次情況特殊,在南美秘魯境內都有中型巴士可以搭,不需要考慮背負重量,因此這趟特地帶了三個鏡頭(也就是上面圖片標示的變焦、定焦和廣角),打破過去一機一鏡的慣例,是使用SONY A7M3以來的初體驗,讓我有機會能夠磨練不同鏡頭的拍攝技巧。
而且,自從呆呆開始使用隨身機 SONY RX100VI 之後,由於小相機已能涵蓋24-200mm的焦段,望遠端可以放心交給她處理,所以在秘魯旅行期間我便能盡情練習定焦和廣角的拍攝,直到離開秘魯,進入巴塔哥尼亞區域的山區健行,才又將鏡頭換回慣用的FE 24-105mm。
因此這篇文章(秘魯篇)會以呆呆用RX100VI拍攝的照片為主,下一篇(巴塔哥尼亞篇)才會介紹更多以A7M3搭配FE 24-105mm變焦鏡和FE 16-35mm廣角鏡的照片與風景。
過去每每被稱讚拍攝的照片很美時,我跟呆呆時常認為是運氣好,能夠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恰巧和美好的風景相遇,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按下快門罷了,讓那片景象進入成像、進入記憶。或者,對我們來說也無所謂「正確」的時間點和地點,心境對了,何處不是風景?
不過當取景對象由習慣的山水風光,轉變成較陌生的人與建築,著實花了點時間重新建立人、物與我的關係。但呆呆似乎不怎麼受到影響,十分靈活地操作隨身的RX100M6,啪擦、啪擦、啪擦,在還沒來得及反應她是否已完成拍攝時,她早就將鏡頭悄悄到下一個對焦點。
在此要特別提一件事情。呆呆每次拍完一堆照片後是不挑圖的,彷彿按下快門之後便和她毫不相干,總是在好一陣子後才在社群軟體上,看見她挑出一張很久以前拍的照片,而且取景角度與內容,會讓也曾置身相同場景的我感到一陣狐疑:納悶那個畫面究竟出自何處?
這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她很懶惰(?)。第二,她是為自己而拍,沒有考慮過會給任何人看見,因此能夠自由、隨興地享受攝影的樂趣。
所以啊,以下凡是RX100VI拍攝的照片,全都是我從數千張照片裡挑選而得(真是苦了我的舊筆電⋯⋯)。
【街景】

▲ RX100VI |169mm f/4.5 1/1600s ISO125。因此這篇文章(秘魯篇)會以呆呆用RX100VI拍攝的照片為主,下一篇(巴塔哥尼亞篇)才會介紹更多以A7M3搭配FE 24-105mm變焦鏡和FE 16-35mm廣角鏡的照片與風景。
人文風景
過去每每被稱讚拍攝的照片很美時,我跟呆呆時常認為是運氣好,能夠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恰巧和美好的風景相遇,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按下快門罷了,讓那片景象進入成像、進入記憶。或者,對我們來說也無所謂「正確」的時間點和地點,心境對了,何處不是風景?
不過當取景對象由習慣的山水風光,轉變成較陌生的人與建築,著實花了點時間重新建立人、物與我的關係。但呆呆似乎不怎麼受到影響,十分靈活地操作隨身的RX100M6,啪擦、啪擦、啪擦,在還沒來得及反應她是否已完成拍攝時,她早就將鏡頭悄悄到下一個對焦點。
在此要特別提一件事情。呆呆每次拍完一堆照片後是不挑圖的,彷彿按下快門之後便和她毫不相干,總是在好一陣子後才在社群軟體上,看見她挑出一張很久以前拍的照片,而且取景角度與內容,會讓也曾置身相同場景的我感到一陣狐疑:納悶那個畫面究竟出自何處?
這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她很懶惰(?)。第二,她是為自己而拍,沒有考慮過會給任何人看見,因此能夠自由、隨興地享受攝影的樂趣。
所以啊,以下凡是RX100VI拍攝的照片,全都是我從數千張照片裡挑選而得(真是苦了我的舊筆電⋯⋯)。
【街景】
從巴士的車窗往外看,發現一幅「馬丘比丘」的廣告招牌,那是庫斯科當地最傲人的名勝古蹟,而一架直升機正從空中飛過,猛一看會以為招牌裡的遊客正望著它,個人覺得構圖很有趣,也需要很敏銳的攝影眼。
同樣是從巴士車窗往外拍。秘魯的交通警察工作相當繁忙,因為無論城鄉規模大小,幾乎所有交通均呈現令人嘆息的打結狀態。據說由於男警太容易關說,因此當局逐漸增加女警的數量,原因是官方認為女孩子的個性比較嚴謹、公正,能夠拒絕違規者的說情。
▲ RX100VI |97mm f/4.0 1/1000s ISO125。
在首都利馬的視障街頭藝人,呆呆靜靜地聽了一段表演後輕輕按下快門。
▲ RX100VI |129mm f/4.5 1/160s ISO2000。
庫斯科市區的夜景。山坡上可以見到住宅區密集的燈火,沒有霓虹燈,街燈皆是暖光,古城的風情一覽無遺。
▲ A7III |50mm f/4.0 1/8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在Chivay小鎮遇見一位婦人接送放學的小女孩,徵詢對方同意後拍下這張照片。令人訝異的是,小女孩的神色非常有自信,能夠直視鏡頭毫不扭捏。對於能夠用鏡頭和拍攝對象直接交流,不需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真是一件令人感到舒暢的事情。
在首都利馬的視障街頭藝人,呆呆靜靜地聽了一段表演後輕輕按下快門。
▲ RX100VI |200mm f/4.5 1/10000s ISO125。
利馬濱海公園的落日剪影,當時有一群人正在海邊操作滑翔翼。呆呆將鏡頭拉到最遠的200mm,隨手拍下幾位玩家的剪影。在低光源的向晚時分是呆呆最喜歡拍攝的主題,往往能藉著剪影和昏暗光線,營造既迷離又鮮明的構圖。
利馬濱海公園的落日剪影,當時有一群人正在海邊操作滑翔翼。呆呆將鏡頭拉到最遠的200mm,隨手拍下幾位玩家的剪影。在低光源的向晚時分是呆呆最喜歡拍攝的主題,往往能藉著剪影和昏暗光線,營造既迷離又鮮明的構圖。
▲ RX100VI |111mm f/4.5 1/5000s ISO125。
▲ RX100VI |200mm f/5.0 1/800s ISO125。
在阿雷基帕城外的公路上,交通依然堵塞,趁空檔拍下米斯蒂火山的完美錐形。秘魯常可見到房子屋頂有裸露的鋼筋,初時以為是未完工的建地,但發現這比例實在太高。經訊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當地法規認定,若房子還沒有蓋完的話便不會課收稅金。因此在當地幾乎每一棟房子都呈現一種工地的樣貌,牆面是沒有塗覆的裸磚,頂樓的樑柱上都有好幾束鋼筋。雖然看起來破敗、蕭條,卻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景觀,非常有特色。
在阿雷基帕城外的公路上,交通依然堵塞,趁空檔拍下米斯蒂火山的完美錐形。秘魯常可見到房子屋頂有裸露的鋼筋,初時以為是未完工的建地,但發現這比例實在太高。經訊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當地法規認定,若房子還沒有蓋完的話便不會課收稅金。因此在當地幾乎每一棟房子都呈現一種工地的樣貌,牆面是沒有塗覆的裸磚,頂樓的樑柱上都有好幾束鋼筋。雖然看起來破敗、蕭條,卻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景觀,非常有特色。
庫斯科市區的夜景。山坡上可以見到住宅區密集的燈火,沒有霓虹燈,街燈皆是暖光,古城的風情一覽無遺。
▲ RX100VI |200mm f/4.5 1/200s ISO125。
利馬街頭,一位在路邊打盹的街友。呆呆將鏡頭拉到最長的望遠端,以最低限度的打擾,在車水馬龍的利馬大街拍下這幅寧靜。
利馬街頭,一位在路邊打盹的街友。呆呆將鏡頭拉到最長的望遠端,以最低限度的打擾,在車水馬龍的利馬大街拍下這幅寧靜。
▲ A7III |55mm f/1.8 1/16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我恰巧也在對街拍了一樣的對象,在人群走過的空檔拍下老先生睡著的身影。
▲ A7III |55mm f/1.8 1/5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秘魯首都利馬的街頭仍有許多擦鞋匠提供擦鞋的服務,而且仍有為數不少的閱報者,算是秘魯挺有特色的城市景觀。
我恰巧也在對街拍了一樣的對象,在人群走過的空檔拍下老先生睡著的身影。
秘魯首都利馬的街頭仍有許多擦鞋匠提供擦鞋的服務,而且仍有為數不少的閱報者,算是秘魯挺有特色的城市景觀。
在Chivay小鎮遇見一位婦人接送放學的小女孩,徵詢對方同意後拍下這張照片。令人訝異的是,小女孩的神色非常有自信,能夠直視鏡頭毫不扭捏。對於能夠用鏡頭和拍攝對象直接交流,不需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真是一件令人感到舒暢的事情。
▲ A7III |55mm f/1.8 1/80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另一個感到舒暢的拍攝時刻。同樣是放學時間,一位迎面向我走過來的小男孩,親切地和我打了招呼。雖然語言不通,聊天時雞同鴨講,但他的笑容令人難忘,成為那天旅行最深刻的記憶。
▲ A7III |55mm f/1.8 1/32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秘魯可說是一個流浪狗氾濫的國家,人民愛狗,但是隨意飼養、放養甚至棄養,導致流浪狗的問題日益嚴重。這可能是秘魯街貓非常稀有的原因,整趟兩週的旅程,總計遇不到十隻貓咪,但看過的狗狗卻不計其數。
狗真的很多,街上到處都是汪星人。很多要拍狗的照片都得蹲低來拍,RX100VI的翻轉螢幕便能派上用場,低角度取景超方便。
▲ RX100VI |175mm f/4.5 1/500s ISO125。
Arequipa(阿雷基帕)郊區的早市,特地請巴士停下讓我們拍照,藉此一窺秘魯市井小民的真實生活面貌。
▲ A7III |25mm f/4.0 1/3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示範用天然染料為羊駝毛染色的少女。
▲ A7III |55mm f/1.8 1/40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坐在路邊紡織的婦人。秘魯的傳統服飾非常美,是很好拍攝的題材。
▲ A7III |55mm f/1.8 1/125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背著小孩、抱著小羊駝的婦人背影。在秘魯的小鎮有很多婦女會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羊駝,將牠們精心打扮後帶上街,尋找願意付費與可愛小動物合照的觀光客。但是由於已經拍過太多羊駝了,只得拒絕她的請求。老實說,那背影看來有些落寞啊⋯⋯
▲ A7III |55mm f/1.8 1/125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路邊的水果攤。秘魯的水果品質優良、種類豐富,有許多台灣沒見過、沒嚐過的新鮮玩意兒,到秘魯旅遊務必試試。
另一個感到舒暢的拍攝時刻。同樣是放學時間,一位迎面向我走過來的小男孩,親切地和我打了招呼。雖然語言不通,聊天時雞同鴨講,但他的笑容令人難忘,成為那天旅行最深刻的記憶。
秘魯可說是一個流浪狗氾濫的國家,人民愛狗,但是隨意飼養、放養甚至棄養,導致流浪狗的問題日益嚴重。這可能是秘魯街貓非常稀有的原因,整趟兩週的旅程,總計遇不到十隻貓咪,但看過的狗狗卻不計其數。
▲ A7III |105mm f/4.0 1/8000s ISO1250。(變焦SEL24105G)
Arequipa(阿雷基帕)城外郊區的交通警察,非常帥氣(後面那位是女警)。
Arequipa(阿雷基帕)城外郊區的交通警察,非常帥氣(後面那位是女警)。
【市集】

▲ RX100VI |72mm f/4.5 1/320s ISO125。
雜貨店的可愛小女孩,臉頰紅通通直視鏡頭。仔細看,右邊陰暗處有另一個盯著小女孩微笑的臉。

▲ RX100VI |45mm f/4.5 1/320s ISO125。
另一間雜貨店外的小狗,打嗑睡的模樣很可愛。

▲ RX100VI |72mm f/4.5 1/320s ISO125。
雜貨店的可愛小女孩,臉頰紅通通直視鏡頭。仔細看,右邊陰暗處有另一個盯著小女孩微笑的臉。
▲ RX100VI |45mm f/4.5 1/320s ISO125。
另一間雜貨店外的小狗,打嗑睡的模樣很可愛。
▲ RX100VI |200mm f/4.5 1/250s ISO125。
狗真的很多,街上到處都是汪星人。很多要拍狗的照片都得蹲低來拍,RX100VI的翻轉螢幕便能派上用場,低角度取景超方便。
Arequipa(阿雷基帕)郊區的早市,特地請巴士停下讓我們拍照,藉此一窺秘魯市井小民的真實生活面貌。
▲ RX100VI |200mm f/4.5 1/320s ISO125。
秘魯人的日常早餐時光就是這樣解決,早餐內容以馬鈴薯或三明治為主。

▲ A7III |55mm f/1.8 1/16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難得遇見貓咪,而且是美麗的藍貓,立刻將鏡頭對準牠拍了好幾張。這顆蔡司定焦鏡越拍越順手,適合人像或街頭快拍,而且畫質非常棒,散景表現也沒話說。

▲ A7III |55mm f/1.8 1/16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老奶奶:「這是我的貓咪,很可愛,給你們拍一下。」(設計對白)

▲ A7III |55mm f/1.8 1/40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打呵欠的狗狗。(A7M3的翻轉螢幕也是很好用,否則可能要趴在地上才能拍狗了)

▲ A7III |55mm f/1.8 1/60s ISO200。(定焦SEL55F18Z)
市集裡開畫廊的藝術家,正在展示他得意的作品。笑容非常可愛啊~~
秘魯人的日常早餐時光就是這樣解決,早餐內容以馬鈴薯或三明治為主。

▲ A7III |55mm f/1.8 1/16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難得遇見貓咪,而且是美麗的藍貓,立刻將鏡頭對準牠拍了好幾張。這顆蔡司定焦鏡越拍越順手,適合人像或街頭快拍,而且畫質非常棒,散景表現也沒話說。
▲ A7III |55mm f/1.8 1/16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老奶奶:「這是我的貓咪,很可愛,給你們拍一下。」(設計對白)
▲ A7III |55mm f/1.8 1/40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打呵欠的狗狗。(A7M3的翻轉螢幕也是很好用,否則可能要趴在地上才能拍狗了)
▲ A7III |55mm f/1.8 1/60s ISO200。(定焦SEL55F18Z)
市集裡開畫廊的藝術家,正在展示他得意的作品。笑容非常可愛啊~~
示範用天然染料為羊駝毛染色的少女。
坐在路邊紡織的婦人。秘魯的傳統服飾非常美,是很好拍攝的題材。
背著小孩、抱著小羊駝的婦人背影。在秘魯的小鎮有很多婦女會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羊駝,將牠們精心打扮後帶上街,尋找願意付費與可愛小動物合照的觀光客。但是由於已經拍過太多羊駝了,只得拒絕她的請求。老實說,那背影看來有些落寞啊⋯⋯
路邊的水果攤。秘魯的水果品質優良、種類豐富,有許多台灣沒見過、沒嚐過的新鮮玩意兒,到秘魯旅遊務必試試。
▲ A7III |55mm f/1.8 1/10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水果攤的老闆。
水果攤的老闆。
【庫斯科街頭遊行】
▲ RX100VI |169mm f/4.5 1/400s ISO125。
抵達古城庫斯科的第一天,走出飯店不久後,意外巧遇正走在大街上的遊行隊伍,大夥正開心地跳舞、唱歌。RX100VI的對焦速度很不錯,抓到這位舞者生動的表情!
抵達古城庫斯科的第一天,走出飯店不久後,意外巧遇正走在大街上的遊行隊伍,大夥正開心地跳舞、唱歌。RX100VI的對焦速度很不錯,抓到這位舞者生動的表情!
▲ A7III |16mm f/2.8 1/1600s ISO100。(廣角SEL1635GM)
這時候非常慶幸自己剛好把廣角鏡換上,16-35mm G Master不愧是FE全幅鏡頭評價最高的廣角鏡,畫質棒得沒話說,而且剛好切換為眼對焦模式,加上高速連拍,順利捕捉到許多令人驚喜的瞬間。
另外,我也發覺廣角鏡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裁切的彈性很高。比方說這張照片原本有些凌亂,但經過裁切後將四周較煩雜的小地方清除後,更能凸顯主要取景對象。
這時候非常慶幸自己剛好把廣角鏡換上,16-35mm G Master不愧是FE全幅鏡頭評價最高的廣角鏡,畫質棒得沒話說,而且剛好切換為眼對焦模式,加上高速連拍,順利捕捉到許多令人驚喜的瞬間。
另外,我也發覺廣角鏡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裁切的彈性很高。比方說這張照片原本有些凌亂,但經過裁切後將四周較煩雜的小地方清除後,更能凸顯主要取景對象。
要小心服用G Master系列鏡頭,用過就回不去了⋯⋯
▲ RX100VI |169mm f/4.5 1/250s ISO125。
同一條大街,過了兩天再度出現遊行隊伍。但不同的是,隊伍的訴求是抗議當地礦產經營權交給國外公司,礦工們集體走上街頭表達團體意見。呆呆沒有放過這個時機,快速地拍攝好幾張匆匆走過的群眾。
同一條大街,過了兩天再度出現遊行隊伍。但不同的是,隊伍的訴求是抗議當地礦產經營權交給國外公司,礦工們集體走上街頭表達團體意見。呆呆沒有放過這個時機,快速地拍攝好幾張匆匆走過的群眾。
▲ RX100VI |200mm f/4.5 1/200s ISO125。
遊行隊伍的氣氛其實非常和平,甚至有些歡樂。感謝呆呆紀錄這個場景,因為當時我應該在飯店的床上補眠⋯⋯(沒辦法,南美的時差太難調整了)
遊行隊伍的氣氛其實非常和平,甚至有些歡樂。感謝呆呆紀錄這個場景,因為當時我應該在飯店的床上補眠⋯⋯(沒辦法,南美的時差太難調整了)
【遺跡】
庫斯科市區附近的「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an)古城遺跡,是印加帝國以巨石堆砌的另一個建築奇蹟。一位也來觀光的小女孩,很自然地接受呆呆的拍攝。
Maras Salt Mines(馬拉斯鹽田),曬製含有高鹽分地下水的鹽田,在五百年前的印加時代便已存在。
自然景觀
秘魯觀光局宣稱「Peru, the richest country in the world.」,乍看會以為「richest」指的是「富有」。但實際上,所謂的「rich」應該要翻譯成「富饒」,因為秘魯境內擁有的人文與自然風光,諸如象徵印加古文明的馬丘比丘,世界少見的丹霞地貌彩虹山,或者的的喀喀湖以蘆葦編織而成的浮島,都是在其他國家看不見的風景。
無論近海的狹長平原、雄踞的安第斯山脈,或者神秘的亞馬遜雨林,秘魯擁有的財富絕對無法用金錢衡量。
【馬丘比丘】
世界文化遺跡,最廣為人知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人滿為患,這不令人意外。不過看到裡面竟然有放養的駱馬還是覺得非常驚奇。
▲ RX100VI |24mm f/3.5 1/250s ISO125。
那天剛到馬丘比丘的時候正在下雨,我只得把大相機收進背包。還好,RX100VI機動性很高,能夠拍到雲霧剛好散開的山景。
那天剛到馬丘比丘的時候正在下雨,我只得把大相機收進背包。還好,RX100VI機動性很高,能夠拍到雲霧剛好散開的山景。
相較那幅一再出現在明信片上的畫面,馬丘比丘最有看頭的地方還是得靠近一點觀察才行。
【彩虹山】
初抵彩虹山登山口時,眼裡映入這如夢似幻的景象。
提供載客服務的馬夫們站在黑色的泥巴上,和身後揚起的山嵐雲霧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
小女孩很害羞,但是RX100VI的存在感真的很低,讓呆呆能夠拍下我無法拍到的美麗神情。
▲ RX100VI |119mm f/4.5 1/320s ISO125。
不同地區的傳統服飾會有些差異,但共通點都是非常精緻、華美,充滿民族色彩。
▲ RX100VI |200mm f/4.5 1/1600s ISO125。
呆呆常常讓一個風景變成一幅抽象畫。
▲ A7III |84mm f/4.0 1/8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呆呆常常讓一個風景變成一幅抽象畫。
將羊駝盛裝打扮,藉以吸引遊客上門合照的男孩們。(左邊羊駝有戴墨鏡)

▲ A7III |21mm f/5.0 1/1600s ISO100。(廣角SEL1635GM)
在彩虹山討生活的男孩。他的膚色和神態讓他看起來像一位小老頭。

▲ A7III |66mm f/4.0 1/25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紅山和遠處的山嶺。在如此遼闊的場景,還是24-105mm變焦鏡用得最順手。
▲ A7III |16mm f/2.8 1/6400s ISO100。(廣角SEL1635GM)
在山頂補一張廣角鏡的拍攝。

樹懶的身體有青草和泥土混合的味道,毛髮濕潤、粗糙,髮型是可愛的西瓜皮,渾然天成。而且臉上總是帶著慵懶、微醺的笑意。走進部落,樹懶就這樣攀附在男孩的草裙上,根本變成裝飾了。

▲ A7III |55mm f/1.8 1/60s ISO200。(定焦SEL55F18Z)
在山頂補一張廣角鏡的拍攝。
▲ A7III |35mm f/3.5 1/500s ISO100。(廣角SEL1635GM)
彩虹山回程,在登山口遇見正要返回村莊的母女,小朋友的造型和表情都超可愛!
【亞馬遜】
▲ A7III |55mm f/1.8 1/8000s ISO8000。(定焦SEL55F18Z)彩虹山回程,在登山口遇見正要返回村莊的母女,小朋友的造型和表情都超可愛!
【亞馬遜】
樹懶的身體有青草和泥土混合的味道,毛髮濕潤、粗糙,髮型是可愛的西瓜皮,渾然天成。而且臉上總是帶著慵懶、微醺的笑意。走進部落,樹懶就這樣攀附在男孩的草裙上,根本變成裝飾了。
▲ A7III |55mm f/1.8 1/60s ISO200。(定焦SEL55F18Z)
當地婦女的傳統服飾和手工藝品。
▲ A7III |105mm f/4.0 1/16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亞馬遜超廣闊的河域,一只小舟上挺立著一位站姿瀟灑的橘衣男子。讓人不禁想為他配句歌詞:「原諒我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亞馬遜超廣闊的河域,一只小舟上挺立著一位站姿瀟灑的橘衣男子。讓人不禁想為他配句歌詞:「原諒我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高速自動連拍+對焦,成功捕捉到小男孩失敗的後仰式跳水。因為,他幾乎是以摔落的姿勢入水,哈!(看看那個表情)
同樣是高速自動連拍+對焦,在盛行足球的南美,秘魯並不是一個傳統足球強國,但人民熱愛足球的心依然很強烈。(小男孩是用夾腳拖充當守門員手套嗎?)
▲ A7III |55mm f/1.8 1/1250s ISO100。(定焦SEL55F18Z)
離開3500公尺高的庫斯科,初來乍到位於雨林區的伊基托斯(Iquitos),一步出飛機便感受到襲來的熱浪,像有人貼在耳邊呼吸一樣黏膩,令人生厭,想要儘速逃離。但搭上由檔車改裝的嘟嘟車後,整座城市散發的熱情和活力,又讓人瞬間愛上這座城市。

▲ A7III |55mm f/1.8 1/8000s ISO125。(定焦SEL55F18Z)
是不是有點像台灣?喔,更像清邁吧?不,這裡可是亞馬遜呀。我們在機車後方的窄小客座興奮地四處張望、東拍西拍,每一個畫面都好有動感。
離開3500公尺高的庫斯科,初來乍到位於雨林區的伊基托斯(Iquitos),一步出飛機便感受到襲來的熱浪,像有人貼在耳邊呼吸一樣黏膩,令人生厭,想要儘速逃離。但搭上由檔車改裝的嘟嘟車後,整座城市散發的熱情和活力,又讓人瞬間愛上這座城市。
▲ A7III |55mm f/1.8 1/8000s ISO125。(定焦SEL55F18Z)
是不是有點像台灣?喔,更像清邁吧?不,這裡可是亞馬遜呀。我們在機車後方的窄小客座興奮地四處張望、東拍西拍,每一個畫面都好有動感。
雨林裡的慵懶貓咪。廣角鏡讓牠變得手長腳長,超可愛!
▲ RX100VI |200mm f/4.5 1/200s ISO640。
呆呆所拍的同一隻貓咪。

▲ RX100VI |97mm f/5.6 1/100s ISO200。
讓人不禁想多拍幾張的漂亮女孩。特別的是,這張照片竟是小女孩主動拉著呆呆,請她為自己拍下照片,所以她的表情別有一股韻味,那眼神似乎在表示:我知道自己很可愛,那就讓你拍個夠吧!
呆呆所拍的同一隻貓咪。
▲ RX100VI |97mm f/5.6 1/100s ISO200。
讓人不禁想多拍幾張的漂亮女孩。特別的是,這張照片竟是小女孩主動拉著呆呆,請她為自己拍下照片,所以她的表情別有一股韻味,那眼神似乎在表示:我知道自己很可愛,那就讓你拍個夠吧!
▲ RX100VI |195mm f/5.0 1/200s ISO320。
呆呆拍的亞馬遜河,水相超美。
呆呆拍的亞馬遜河,水相超美。
在秘魯拍公路的挑戰性很高,因為路面實在太顛簸,要抓到靜止的瞬間需要很高的專注度。當然,也需要一點運氣。
通常她在拍這些照片的時候我都在睡覺 XD
▲ RX100VI |200mm f/4.5 1/800s ISO125。
雨中公路,車窗玻璃上迷離的水珠和水痕。透過這張照片,當時的濕冷彷彿歷歷在目。
▲ A7III |105mm f/4.0 1/10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從阿雷基帕出發延34E公路往北,路徑都屬國家自然保護區(Salinas y Aguada Blanca National Reserve)的範圍。安地斯高原上的火山、湖泊、濕地和草甸上,有受到保護的動植物生態和獨特的地景,可以看到狼、羊駝、狐狸和鶴,共生息在同一片水草上。常常巴士開到一個地方就停下來讓大家從遠處欣賞野生的羊駝群,也有牧人開放收費與放牧的羊駝拍照,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的動物們(但要小心被噴口水)。
雨中公路,車窗玻璃上迷離的水珠和水痕。透過這張照片,當時的濕冷彷彿歷歷在目。
從阿雷基帕出發延34E公路往北,路徑都屬國家自然保護區(Salinas y Aguada Blanca National Reserve)的範圍。安地斯高原上的火山、湖泊、濕地和草甸上,有受到保護的動植物生態和獨特的地景,可以看到狼、羊駝、狐狸和鶴,共生息在同一片水草上。常常巴士開到一個地方就停下來讓大家從遠處欣賞野生的羊駝群,也有牧人開放收費與放牧的羊駝拍照,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的動物們(但要小心被噴口水)。
▲ A7III |105mm f/4.0 1/500s ISO100。(變焦SEL24105G)
變焦鏡的構圖彈性無可取代。
▲ RX100VI |24mm f/3.2 1/30s ISO1250。
另一個呆呆熱愛的拍攝主題,通常,也是我發呆睡覺的時候她會拍下這些照片。
▲ RX100VI |70mm f/4.0 1/80s ISO200。
傾斜的機翼,和水平的地平線。
變焦鏡的構圖彈性無可取代。
【飛行即景】
另一個呆呆熱愛的拍攝主題,通常,也是我發呆睡覺的時候她會拍下這些照片。
傾斜的機翼,和水平的地平線。
▲ RX100VI |132mm f/4.5 1/500s ISO125。
在飛機上我總是很懶得把大相機拿出來,這時候RX100VI就變成最適合使用的隨身機了。照片是空中所拍,疑似一座正在冒煙的火山。
————————————————————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