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自製輕量化登山行動糧&乾燥飯 / feat. AROMA食物乾燥機


對戶外登山者來說,將食物乾燥脫水的優點很多,不僅可以大幅減輕糧食攜帶的重量,也可以縮短烹煮時間,同時節省瓦斯用量,還可省下大筆糧食花費。

畢竟脫水食物的價格通常很高,無論屬甜食的水果乾,或屬鹹食的乾燥飯、肉乾,售價金額通常是該食物原始狀態的兩三倍以上。

而且,除了幾乎不會NG的水果乾之外,市售乾燥飯的味道通常都很⋯⋯高雅。不是難吃,是高雅,必須強調這一點。因為越豐富的食物,脫水還原的難度就越高,所以通常食品廠會把乾燥飯做得陽春一點,而且也似乎為了符合多數人的口味,味道就難免有些平淡。(註:其實我們的確有吃過非常好吃的乾燥飯,只是一包售價超過台幣四百塊,不是每餐都能吃得起)

所以我和呆呆一直都很想嘗試自製脫水食物並實際運用於戶外,除了可以省重量、省瓦斯和省錢之外,也省去很多麻煩。畢竟一直以來我們在山上都吃得很簡單,很少花時間準備繁瑣複雜的料理,自製脫水糧食正好符合戶外飲食的需求與習慣。

但真正讓我們對乾燥食物躍躍欲試的原因,其實是來自PCT的經驗。


尋找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請容我花點篇幅先說說這個PCT的故事。


2016年和呆呆去走了美國的PCT,那是一條全長約4,200公里,得要走上接近半年的長程步道。出發前有許多繁瑣的準備,包含最讓人頭痛的補給策略,因為沿途很多偏遠據點沒有商店,為了確保有足夠的糧食和日用品,必須在出發前將物資裝箱寄出給「未來的自己」,等走到那邊後再去指定地點領取。


出發前寄了十幾箱物資,好處是不需要煩惱在窮鄉僻壤沒東西可買,壞處是你無法記得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前的自己在哪一個箱子塞了什麼食物進去,所以在第一個月就膩到想吐的食物,會在往後的兩三個月持續出現⋯⋯

結果,這種事前在美國COSTCO買了一大堆的蛋白質營養棒,變成令人作嘔到不想再碰的食物。或是某一款雞肉口味的乾燥飯,我只要一聞到味道就想吐,寧願餓死也不肯再多吃一口。


那些物資補給箱之中,只有少數幾種食物是當時慶幸在一開始有放進去的種類。

第一,是花生醬,雖然很重,但熱量高又好吃,怎麼吃都不會膩。

第二,是各種口味的水果乾,那簡直是奢侈品,我們總是很節儉地一點一點慢慢吃,按照規定的固定配額,每天能吃幾片都算得清清楚楚。比方說上面這張照片裡面呆呆正塞進箱子的鳳梨乾,我記得每人每天只能吃兩片:午餐後一片,晚餐後一片。


事隔快五年,我一直清楚記得住在這間山屋時,我和呆呆太陶醉於眼前的美景而將一整包鳳梨乾豪邁吃光的回憶(導致後面都沒爽糧可吃)。


除了被視為救贖的花生醬和水果乾,偶爾也會在「Hiker Box」裡頭撿到令人驚豔的食物。

什麼是Hiker Box?意思就是徒步者在補給點用來交換資源的紙箱,然而美其名是「交換資源」,實際上箱子裡通常被丟進大家吃膩的食物、不想背的物品。但別人吃膩的食物,很有可能是我視為珍饈的寶物呀!

例如一些老外自製的乾燥食物,以夾鏈袋裝的米食居多,通常味道都不差,還會在袋子上註明簡易的還原方法,例如加多少水、悶多少時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撿到類似雞腿飯和蕈菇飯的東西,那味道讓我們念念不忘,比市售台幣三四百塊的大品牌乾燥飯還好吃,因此種下我們想要自製脫水還原食物的念頭,期許有朝一日可以「還原」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AROMA 四層溫控食物乾燥機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終於,在離開步道近五年之後,我們總算能夠藉「AROMA溫控食物乾燥機」實現了這個小小的夢想 :)


機器外觀長這樣,體積不大,比烤箱還小,擺在櫥櫃上不佔空間;白色簡約的造型既時尚又有質感,完全和我想像中的食物乾燥機不一樣。

機器尺寸:長 26.5cm x 寬 25cm x 高 18cm
機器淨重:約2.5公斤


操作方式非常簡單,和氣炸鍋類似,左邊旋鈕調整溫度(攝氏35~80度),右邊旋鈕調整烘乾時間(1~24小時)。

上方還有簡易的烹調指示,有水果、蔬菜肉乾、花茶和堅果類的處理溫度與時間。我自己覺得參考就好,烘過一兩次後就能抓到訣竅,之後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口感微調。

烘的時間長,食物就越乾,保存期也越久,但口感會變柴,加水還原的水量和速度也要跟著拉長;烘的時間短,食物仍可保有一點水份,但不能久放,要快點吃完,所以很適合上山前一兩天準備,上山時趁新鮮吃,還原的速度較快,口感也較好。


裡頭有四個304不鏽鋼層架、一個底部的承接盤,把食物切成適當尺寸,鋪在層架推進去就可以了。

剛開始實驗,把各種水果都丟進去烘,試試成品的口感和味道,這過程很有趣,有些水果烘過後出乎意料地好吃,令人驚艷,例如水梨、火龍果;有些則是沒有意外地平凡,例如葡萄⋯⋯。


甜食實驗結束後換鹹食,我們把登山可用的蔬食烘乾,打算上山時當作加菜的乾料,例如小番茄、花椰菜和洋菇。


最後則是把炒飯和切片的雞胸肉拿進去烘,打算自製加水還原的乾燥飯。


商品特色/規格


● 款式型號:AROMA AFD-310 四層溫控乾果機/果乾機/食物乾燥機/烘乾機
● 自動冷卻:預設烘乾時間終止後,會自動偵測機體溫度,低於 45 度才會停止風扇運轉。降溫速度快,避免已乾燥的食物反潮。
● 簡易操作:旋鈕式介面輕鬆設定時間、溫度
● 安心設計:托盤 304 不鏽鋼 / 內腔金屬包覆
● 配件齊全:304 不鏽鋼層架*4、承接盤*1
● 雙層防燙:外殼採雙層設計,呵護您的雙手
● 後置熱風:如旋風烤箱的概念,每層均乾
● 透視拉門:清楚檢視食材乾燥程度
● 超時運轉:可連續 24 小時烘乾,一次搞定含水多的食材
● 一機多用:輕鬆製作 果乾、花茶、香料、肉乾⋯⋯等
● 彩色食譜:隨附食譜含 30 種食材,幫您快速上手
● 了解更多:https://bit.ly/34lPk7k



初階挑戰:水果乾



因為之前吃過朋友自製的火龍果乾,味道口感令人驚艷,所以成為第一個躍躍欲試的實驗品。


初試啼聲就令人相當滿意,烘過的火龍果乾將精華濃縮起來,味道甜而不膩,口感有些黏牙,有點像水果軟糖(朋友看照片以為是脆的,其實還是軟的喔)


火龍果處理完,眼看冰箱還有一大袋無籽葡萄,這種我常常懶得洗而放到壞掉的水果,於是成為第二號實驗品,有一組是對半剖開,另一組是整顆烘。結論是,整顆葡萄要烘乾的時間實在太久了,所以後來拿出來對半切才順利完成。(四分之一切會更快,但怕口感不足)


葡萄乾完成品,果肉仍略帶濕潤,帶有一點發酵過的味道。和對照組相比,體積大幅縮水,可以存放在密封罐裡保存,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


但因為單吃葡萄乾的感覺就是⋯⋯葡萄乾,有點無聊,所以把它加進我們常吃的水果牛奶大燕麥裡當作配料,在最上面灑點肉桂粉,味道相當不錯!(後來有朋友建議可以把葡萄乾泡威士忌,味道非常搭喔)


接下來挑戰鳳梨。自己去超市買了顆據說最適合做果乾的金鑽鳳梨,殺好後搭配超好用的 AROMA切片器,將鳳梨片成平均厚度的切片。(後來發現超市也有賣整顆殺好的鳳梨,處理比較方便)



厚厚一片鳳梨烘乾後縮水不少,但味道超棒,和我記憶中在PCT步道上吃的一模一樣!重點是自己摸索完成的成就感,無價。


香蕉片,完成的口感軟軟QQ,有香蕉的香味和甜味,很適合搭巧克力餅乾或泡進牛奶裡面吃。


金圓頭奇異果,實驗一樣分兩組,去皮和不去皮。結論是去皮的比較好吃,因為我偏好軟一點的口感。(帶皮的奇異果乾較有嚼勁)


後來又做了一次火龍果,順便切了顆帶皮的柳丁。

連續做了幾種水果,每一次烘的時間溫度都不一樣,因為老實說這沒有什麼公式,一切憑感覺。所以後來我們的方法是先用50~60度烘8小時,結束後嚐一口,覺得不夠乾再繼續烘,就這樣,不需要太厲害的技巧。註:如果擔心水果烘過變色,可以進機器前泡點鹽水


這些就是花了一點時間完成的自製水果乾,有香蕉、奇異果、柳丁、水梨、鳳梨和火龍果。擺在一起實在是賞心悅目呀!


將所有果乾裝袋後就可以當做外出踏青健行的行動糧了。


登山時水果是珍貴的糧食,因為有水分、有養分,還有療癒的幸福感,但附帶的重量可是沈重的負荷。(這是之前徒步時被好心農家塞了八顆牛番茄的照片)


把水分去除後,能攜帶的水果數量和種類都變多了,而且重量極輕,夾鏈袋裡其實塞進一顆柳丁、一顆水梨、一顆火龍果、兩根香蕉和兩顆奇異果,原本可能超過兩公斤的水果,烘乾減重後只剩下區區幾百公克而已。(照片在太平山的翠峰湖環山步道拍攝)



前陣子到太平山健行,休息時拿出果乾和朋友分享,大家都讚不絕口!


結論。DIY自製果乾有幾項優點:
1. 食材來源可以自己把關,而且製程完全沒有添加物,很健康,可以放心吃。
2. 快壞掉或失去鮮度的水果烘乾後就脫胎換骨了,不會浪費食物又能清冰箱。
3. 水果成本加上電費,算起來還是比外面買現成的便宜。
4. 重量、體積大幅縮水,方便外出攜帶。
5. 延長食物保存期限。

除了上述優點,製作果乾的過程處處充滿驚喜,視覺上可以觀察外觀的變化,味覺上則可品嚐出意想不到的味道。睡覺前拿進去烘,隔天早上醒來打開機器時,每次都像在開獎一樣令人期待,而且幾乎不會處理失敗,只要會切水果就能DIY,不擅長料理的人也能輕鬆上手。



中階挑戰:乾貨配料


一如前述,上山時和呆呆習慣簡單吃,所以大多吃泡麵而已。後來漸漸懂得加點配料,例如袋裝蕈菇、便利商店的雞胸肉和溏心蛋等蛋白質。但這些配料重量不輕、保鮮不易,市面上更難找,就算找到了價格應該也高得嚇人,因此萌生自製乾貨配料的念頭,讓我們平凡的麵食可以增加一點營養和賣相。

首先從我們喜歡且方便處理的食材下手:番茄、洋菇、花椰菜、雞胸肉


我們一直很喜歡吃風乾小番茄,無論單吃,或是加進披薩、義大利麵都很有風味,所以是我們乾料的第一號實驗品。對半切後放進AROMA食物乾燥機裡,設定60度烘10個小時後就等著「開獎」。記得撒點鹽巴,可以加快脫水的速度


最後出來的成品令人驚艷!就和我們在餐廳裡吃到的滋味一模一樣,而且處理後不只可以當配料,也可以再製為油漬番茄。(記得要等冷卻後再存進罐子裡,才不會因為水蒸氣又反潮)



洋菇,原本白白胖胖在烘乾後變得又乾又扁,光這樣單吃的味道就很不錯!



花椰菜,原本擔心烘過會變黃,結果沒有,依然維持著鮮綠的顏色。



舒肥雞胸肉,原本一整塊的重量是115公克,烘乾後只剩56克。


接下來就是實戰了。既然有了這些乾料,就來挑戰風乾番茄義大利麵,材料有義大利雞蛋麵(櫥櫃裡剩下的)、乾燥的雞胸肉、洋菇、小番茄和花椰菜、蒜頭、起司粉、調味料、橄欖油。通通可以收在Trangia兩人份便當盒裡。


這次的重點配料!



義大利麵先泡水15分鐘,接著整個倒進鍋裡加熱,煮好後撈起來放在旁邊。(麵條有點破碎,因為是放一陣子還沒煮完的餘料,如果是用天使麵或細麵看起來會更美觀)


接著用橄欖油拌炒蒜頭,接著加進剛剛泡過水的乾料拌炒。可以看見花椰菜有了水分後又恢復翠綠的顏色。


接著放進義大利麵拌一拌。


撒上起司粉、胡椒粉和喜歡的調味料,色香味俱全的風乾番茄義大利麵就完成啦!


真的很好吃,但老實說,唯一的缺點是雞肉烘過頭了,應該要縮短烘的時間,同時延長它泡水的時間。但有沒有雞肉其實無所謂,光用蔬食配料就夠好吃了,雞肉我們決定多實驗幾次再帶上山。

*提醒大家,製作水果乾幾乎不會失敗,但鹹食涉及加水還原這個製程,最好在家裡先實驗過再帶上山。



高階挑戰:乾燥飯



仔細研究過幾種食譜,發現要完成乾燥飯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現成的冷凍炒飯烘乾。簡單、方便,份量熱量可控,成本也不算太高。


要烘飯之前得先鋪好烘焙紙或料理紙,將炒飯分成兩層平鋪。


另外兩層各鋪一層片好的雞胸肉切片。


烘乾後的炒飯,重量從215公克縮水成129公克,體積也很小,非常適合帶上山當作主餐食用。


實際帶上山演練。乾燥飯的料理法和食材非常簡單,我把烘過的飯和雞胸肉放夾鏈袋,重量合計185公克,只要和適量的沸水悶在一起就可以了。

至於水量要抓多少?時間要悶多久?有個說法是食材烘乾後失去的重量就是水量,所以我在夾鏈袋外註記「+水145ml」協助自己記憶這包乾燥飯的料理參數。


市售的乾燥飯都裝在有夾鏈的鋁箔袋裡,這個比較難買而且在山上會增加垃圾量,所以我們用耐熱的矽膠食物袋取代。




水煮到沸騰後倒進食物袋裡,接著將袋子密封。


乾燥飯實驗1號。悶了15分鐘再打開,看了第一眼心裡覺得不太妙,炒飯和雞肉「臉色發白」,看起來就是水分不足的模樣。一入口發現果然不行,米心還有點硬,雞肉很韌,很明顯是水分不夠,悶熱時間和密閉度也都不足,忘記帶原廠的金屬夾是一大敗筆。勉強吃完,決定記取教訓,回家再多實驗幾次!


回家之後又烘了兩份超商的冷凍炒飯,決心一定要試岀成功的還原法!


乾燥飯實驗2號(臘肉炒飯)。模擬在山上煮水,使用一樣的容器。


這包炒飯烘過後的重量少了87克,所以這次加入的水量大概抓100毫升(因為煮沸後會流失一點),然後使用矽膠食物袋的原廠金屬夾器牢牢夾住(上次在山上忘記帶,所以密閉性差很多)。


接著整包飯裝入隔熱袋裡悶15分鐘。如果懶得帶隔熱袋,在山上可以用衣服包住後再套上防水袋,效果差不多。


結果這個方法很成功!證明上次不是水量的問題,而是密閉度的問題,必須讓水蒸氣鎖在容器裡,然後用隔熱袋保溫,這樣出來的成品口感已經非常接近炒飯了,口感偏硬,但米心有熟,所以這方法適合喜歡有咬勁的人使用。


接著是乾燥飯實驗3號(鮭魚炒飯)。先把烘乾的鮭魚炒飯倒進煮飯神器便當盒裡。


倒入150毫升的熱水,泡30分鐘,不需要密閉或隔熱。(註:烘乾前後的重量落差是128公克,所以可以推論還原的水量,可以抓烘乾前後落差重量的1.2倍)


泡30分鐘後米飯明顯變軟,但中間還沒有熟透。


接著利用剩餘的水分開小火拌炒,炒到快要收乾就可以關火了(以免鍋底燒焦)。接著挖一匙飯入口⋯⋯好吃!比乾燥飯實驗2號還好吃!炒飯的溫度和香度都很足夠,而且每一顆米粒都熟透,適合偏好軟飯口感的人。

總結來說,將乾燥炒飯成功還原的方法有兩個

1. 乾燥飯放入容器,加熱水,密閉後裝進隔熱袋,15分鐘後即可食用。這方法的優點是料理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加熱一點點水就可以完成一餐,瓦斯用量極省;但缺點是口感偏硬,而且要找到可重複使用的密閉容器。

2. 乾燥飯放入鍋子,加熱水,靜置泡30分鐘。接著開小火拌炒,水分收乾後關火就可以吃了。這方法的優點是炒飯的口感溫度俱足,是還原度最高的料理法,瓦斯的用量也很少,悶30分鐘後只要再炒3~5分鐘;缺點是較花時間,口感偏軟(這見仁見智,我就是喜歡吃軟爛的飯)


同場加映:泰式打拋雞肉飯

既然已經成功實驗出還原的配方了,決定將中階高階兩種料理法結合。食材如下:

1. 超商冷凍白米飯170公克,烘乾後 → 102克乾燥飯
2. 台畜泰式打拋雞料理包200公克,烘乾後 → 65公克醬料
3. 上次烘過還沒吃完的小番茄、花椰菜、洋菇 → 9公克乾料

總計烘乾前的重量約500公克,乾燥後的重量是176公克,前後落差約300多公克,非常可觀!


料理法按照上述公式倒進適當水量,白飯、花椰菜和洋菇泡一起,打拋雞和小番茄泡一起,熱水泡30分鐘就好,冷水則大約抓60分鐘。這個步驟是要讓水分被食材吸附,可以縮短開火烹煮的時間與瓦斯用量,所以要用冷熱水看個人,若是在山上,可以預估抵達宿營點前一個小時先泡在夾鏈袋裡,等走到位置就可以直接開始煮了。


熱水泡過30分鐘後,將打拋雞撲滿便當盒,這時可以視情況加一點水,大約50毫升左右,接著開大火2分鐘後,關小火煮7分鐘,接著把便當盒裝進隔熱袋(或衣服背包裡),靜置悶10分鐘。

註:加水50毫升是怕開火後水分收太快,鍋底會焦,但如果你覺得泡過後的水分夠多了也可以不用加。


時間到,開獎!只能說超好吃!飯粒熟透了,打拋雞肉也完全還原,番茄酸酸甜甜,洋菇有淡雅的香味,唯一的遺憾是花椰菜不夠軟。但瑕不掩瑜,整體來說是個幸福度超高的登山料理!


如果覺得烹煮時間太長,可以趁悶煮的時候整理床鋪、帳篷,或是休息、拍照,反正只要設定好鬧鐘,按照公式(或經驗)一步一步來就好,懶人也能輕鬆上手!



重點整理Q&A




Q1. 炒飯要烘多久?溫度如何設定?
A1. 溫度65度,烘2個小時即可,速度很快,四層金屬架一次可以做兩人份炒飯。

Q2. 還原自製乾燥飯的水量要怎麼抓?
A2. 先計算烘乾前後的重量差,水量就抓該重量差的1.2倍。舉例來說,假設炒飯烘乾後少了100公克,那水量就要抓120毫升。

Q3. 這樣的煮法能省多少瓦斯?
A3. 以我常用的系統瓦斯爐MSR Reactor為例,官方表示搭配230g標準瓦斯罐,可煮水量為22L,若每次使用120毫升熱水換算,大概可以煮18份乾燥飯,等於整整六天的糧食。若不計瓦斯用量,單純計算煮水時間,120毫升煮沸大概只需要1~2分鐘,速度超快、超省時。

Q4. 食物乾燥機的電費會不會很貴?
A4. 網路上有討論,一小時電費大約是2塊(原廠則是說開機10小時,電費不到15元),這部Aroma的機器一次可以烘兩人份炒飯,而炒飯我一包買45塊,算一算,一份自製乾燥飯的成本只有$47塊,價格大概是國產乾燥飯的½ ,進口乾燥飯的⅓~¼ 。所以大概做個20~30人份乾燥飯,機器就回本了,非常划算!(註:AROMA 四層溫控乾果機的官網售價是$2,690)

Q5. 為什麼都買現成冷凍/微波食品做為食材呢?
A5. 其實這看個人,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備料,這牽涉到料理的技巧和味覺敏銳度。簡單來說,對我這種沒有料理天份的人來說,買現成的最省時、最方便。所以如果需要大量備料,或者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自己在家裡備料也無妨,而且成本還可以壓得更低呢。

Q6. 可以拿來烘寵物吃的肉乾或零食嗎?
A6. 當然可以!而且完全不用擔心市售商品的添加物,維護毛孩的健康,還能省下一大筆經費!


祝大家都能實驗成功,上山討口好飯吃!:)






✅ 了解更多:美國 AROMA 四層溫控乾果機/果乾機/食物乾燥機/烘乾機 AFD-310


————————————————————
 歡迎追蹤交流 ▸ Facebook ▸ Instagram
————————————————————

留言

  1. 請問肉類或冷凍飯乾燥後放夾鏈袋,常溫下可保存幾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大概放一兩天而已,不敢久放

      刪除
    2. 這樣的話像是上面所說長達半年的不都不能放肉類乾?這樣的話就很可惜了。想說買來應對長天數縱走,畢竟台灣能買的到的乾燥飯都很難吃。

      刪除
  2. 請教一下,料理包您是怎麼烘乾的呢?倒到白鐵碗內再放進去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可以用烘焙紙,周圍折出一個深度,然後倒進去鋪平即可

      刪除
  3. 版主你好,請問一下蘑菇跟花椰菜是買來洗淨之後直接烘還是有用熱水川燙過再烘??

    回覆刪除
    回覆
    1. 洗乾淨後脫水直接烘,沒有川燙

      刪除
    2. 謝謝您的回覆~~這一篇超受用的~~我自己也剛買一台乾果機,也是因為爬山要輕量化,才考慮自製乾燥飯,有緣的話山上偶遇囉

      刪除
  4. 請問花椰菜跟蘑菇烘的時間跟溫度~

    回覆刪除
  5. 請問製做完成後,用真空機抽真空能的更久嗎?謝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交流!